轉杯紡與環錠紡相比具有工序短、生產率和效益高、可以改善生產環境、有利于實現連續化、自動化等諸多優點,特別在粗號紗生產方面有明顯的經濟效益。
隨著天然纖維熱的興起,亞麻類織物以其優良的吸濕性、散熱性及良好的服飾特點已逐漸被人們所認識,而且越來越受到青睞,特別是亞麻紡織品較之苧麻、大麻、羅布麻等紡織品服用性能更舒適、挺括、色調更柔和大方,手感更滑爽,并已進入高檔紡織品的行列。我國作為世界第二亞麻資源大國,隨著國際市場的拓寬,將在世界亞麻行業占有相當重要的地位,而亞麻及其混紡轉杯紡紗產品也是其中需要開發的產品之一。
1原料性能
紡織用亞麻均為一年生草本植物,屬韌皮纖維,麻莖直徑1mm~3mm,纖維成束地分布在莖的韌皮部分,在麻莖徑向有20個~40個纖維束均勻地分布,呈一圈完整的環狀纖維層。單纖維為初生韌皮纖維細胞,一個細胞就是一根單纖維,一束纖維中約有30根~50根單纖維。單纖維和束纖維的構造,在麻莖不同部位是不一致的,因此,纖維品質也是不均勻的。亞麻麻莖徑向結構可由表皮層(包括薄皮、表皮、薄壁)、韌皮層(纖維層)、形成層、木質層與髓質層五部分組成。麻莖中木質層占70%~75%,韌皮層占13%~17%,韌皮層纖維含量約占11%~30%,這要視麻莖的不同部位而異。亞麻纖維的主要成分為纖維素,并含有較多的半纖維素、木質素、果膠和其他物質。其化學組成見表1。
由于亞麻的纖維長度差異大,特別是落麻平均長度短、短絨多、含雜多,以前主要是采用環錠細紗的紡紗工藝來加工,但成紗質量不夠好,尤其是條干比較差,而采用轉杯紡紗機來加工落麻和短麻就非常適應,且生產的短麻紗產量高、質量好。表2為甘肅武威麻紡廠亞麻落麻纖維的各項物理機械性能,與亞麻纖維混紡的棉纖維采用327鋸齒棉,其主要性能見表3。
2紡紗工藝流程
采用轉杯紡生產加工36tex亞麻/棉混紡紗,混紡比為45/55,其紡紗工藝流程為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