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部分產品的技術水平已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加上國家政策的扶持,可以說已經具備打造更多高端產業用紡織品的實力。2010年,中國產業用紡織品協會要從加強創新上引導產業發展,希望能夠通過加強標準建設工作,促使更多國家標準出臺,進一步推動行業健康、快速、穩步發展。
針織行業 提高生產率創新營銷模式
中國針織協會理事長楊世濱:對于針織行業來說,調整結構包括區域結構調整和產品結構調整。區域結構調整的最終目標是成本導向,針織產業群向中部地區轉移的趨勢將更加明顯;產品結構調整的最終目標是市場導向,由此出現了內衣時尚化、針織產品外衣化、整個產品功能化的發展趨勢。
2010年,隨著城鄉居民收入的提高,對服裝衣著品位要求的提高,在國家擴大內需鼓勵消費的背景下,城市化進程加快以及科技驅動等將為行業發展帶來機遇,使內銷對于針織行業增長的拉動作用越來越重要。除此之外,東盟市場的進一步開拓以及國際新市場的培育等都將促進2010年針織行業的發展。
挑戰總是與機遇同在。2010年,針織行業也面臨著原材料價格上漲和用工成本提高帶來的不可回避的壓力。近年來,沿海地區高昂的成本使得很多加工型企業優勢不再明顯,出現了針織產業群向中部地區轉移的趨勢。由于中部地區具有新興產業集群密集、基礎設施完善、交通便利、勞動力豐富以及原材料價格低等優勢,預計2010年針織產業會繼續向中部地區轉移。
與此同時,更具成本優勢的網絡營銷、電視購物營銷,讓初試新型營銷模式的企業獲得了巨大的成功,也給傳統營銷品牌帶來了巨大的沖擊,讓人感受到了渠道創新所產生的巨大威力。針織營銷模式的創新升級已經勢在必行。
2010年,針織行業內部將有三大發展亮點,即經編產業、功能性針織服與技術驅動。經編產品的科技附加值高、具有很大潛能,是紡織行業中公認的“潛力股”。功能性針織服順應了市場需求,必將得到發展。技術驅動,其實就是從原材料和新產品開發、設備更新、市場拓展和管理等四個方面來提高勞動生產率。
化纖行業 積極推動企業“走出去”
中國化纖工業協會會長鄭植藝:從化纖行業周期看,經過2008年、2009年的調整,2010年就是回升期。加上世界經濟逐步復蘇,中國經濟回升向好的基礎不斷鞏固,2010年化纖行業將繼續處于上升期。
2009年是化纖行業淘汰落后產能力度最大的一年,共計淘汰落后產能137.2萬噸,這是市場競爭的結果。落后產能被淘汰后,資本并沒有離開化纖行業,而是投入到發展先進生產力中去。淘汰落后產能,帶動了技術進步,最終帶動產品結構調整。化纖行業的產品差別化率在2009年提高了5個百分點,這在歷史上是從來沒有過的。
我們判斷,經過今年或者明年的努力,化纖行業在高新技術纖維方面可以實現三個初步:初上規模,初具水平,初步滿足航空、航天、軍工的急需和國民經濟發展的需求。隨著產品結構調整工作的不斷推進,行業和企業的結構將得到極大的改善,形成一批大企業和大集團。2010年,化纖行業仍要堅持淘汰落后產能,加快結構調整,實現技術進步和產業升級。
由于我國化纖行業是跟國際市場高度接軌的產業,要緩解因資源緊缺、貿易摩擦加劇帶來的制約,獲得國際化纖市場的話語權,“走出去”是惟一途徑。
目前,我國化纖行業不僅在量大面廣的常規產品上,而且在高新技術纖維的生產、研發方面也具有國際競爭力,特別是聚酯、氨綸、錦綸的工程公司已經走出去了。所謂“走出去”,不是簡單的商品的走出去,而是資本、技術、產能以及工程力量的走出去。我們的目標是以資本市場走出去為紐帶,帶上技術輸出、產品輸出,使中國化纖產業在世界化纖產業中的地位跟中國的綜合國力相適應。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