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實驗方法
2.2.1甲苯與硫的反應
將100mmol的甲苯(約9.2g)和20mmol的硫(約0.64g)加入到高壓釜內,用氮氣置換釜內空氣后,保持釜內氮氣壓強為1Mpa,然后快速加熱至設定溫度,在該溫度下反應一定的時間。反應過程中定時放出生成的硫化氫氣體并取樣檢測。取樣時,將釜體在冷水中速冷至室溫,然后放出氣體,為防止環(huán)境污染,氣體通過濃氫氧化鈉溶液吸收。如需繼續(xù)反應則重復上述過程。
2.2.2反應產(chǎn)物的定量分析
本實驗采用氣相色譜內標法進行定量分析。
選擇適宜的物質作為欲測組分的參比物,定量加到樣品中去,依據(jù)欲測組分和參比物在檢測器上的響應值(峰面積)之比和參比物加入的量進行定量的方法稱為內標法。
內標物的加入量應與欲測組分相近。當欲測組分i的量為wi,加入內標物s的量為ws,欲測組分i和內標物s的峰面積分別為Ai和As,欲測組分i和內標物s的質量絕對校正因子分別為fi和fs,則有:
wi=fi’Ai
ws=fs’As
兩式相除得:wi=f’Aiws/As
式中fi’為待測組分i對內標物s的質量相對校正因子,由實驗測定。

表3列出了由實驗測定的偶聯(lián)產(chǎn)物的校正因子,各反應副產(chǎn)物的校正因子根據(jù)有效碳數(shù)法確定。
2.2.3產(chǎn)物的提純
1,2-二苯乙烷(簡稱二苯乙烷)和反-1,2-二苯乙烯(簡稱二苯乙烯):產(chǎn)物混合物在高溫精密旋轉蒸發(fā)器中減壓蒸餾,得三種餾分,將中間餾分(橙色固體)熱溶于石油醚∶甲醇(體積比1∶1)中,冷卻后析出白色片狀晶體I,將晶體I與母液分離,I在甲醇/苯(體積比5∶1)中重結晶數(shù)次,得二苯乙烯晶體,熔點121-124℃(文獻值124℃);母液蒸去溶劑,加石油醚熱溶,冷卻后析出白色片狀晶體II,II在石油醚中重結晶數(shù)次,得二苯乙烷晶體,熔點50-51℃(文獻值52-52.5℃)。
2.3二苯乙烷和二苯乙烯晶體的FT-IR譜圖分析


圖1和圖2分別是二苯乙烷和二苯乙烯晶體的溴化鉀壓片紅外光譜圖。
圖1中,各吸收峰歸屬如下:3000-3100cm-1的四個峰為苯環(huán)C-H的伸縮振動吸收;1599-1、1491cm-1的兩個峰為芳環(huán)骨架伸縮振動吸收,另外,在1450cm-1處也有一芳環(huán)骨架伸縮振動吸收峰,此峰與亞甲基變形振動吸收峰重疊;1146、1063、1030cm-1處的三個峰為單取代苯環(huán)上C-H面內彎曲振動吸收;750cm-1的強峰為單取代苯核上C-H面外彎曲振動吸收;702cm-1的特強峰為單取代苯環(huán)碳原子面外變形振動吸收;517cm-1的中強吸收峰為苯環(huán)C-H的面外變形振動吸收。以上為苯環(huán)的各種振動吸收。兩個亞甲基的吸收峰如下:2943cm-1為亞甲基C-H不對稱伸縮振動吸收,其對稱伸縮振動在2854cm-1處;1450cm-1為亞甲基不對稱變形振動吸收。
<<上一頁[1][2][3][4]下一頁>>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yè)
推薦企業(yè)
推薦企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