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外光處理前后的大豆蛋白纖維表面形態發生了變化.紫外光處理前纖維表面比較光滑.紫外光處理后的大豆蛋白纖維表面出現了塊狀物覆蓋在纖維表面.由于接枝后的布樣經過了反復的洗滌.纖維表面的均聚物已被洗掉.所以紫外光接枝處理能夠在大豆蛋白復合纖維表面引入丙烯酰胺大分子印染技術鏈。
2.3單體濃度對上染率的影響
圖3顯示的是UV能量0.26J/cm2、光引發劑3%條件下單體濃度與上染率的關系曲線。

由圖3可知.上染率隨著單體質量分數的增加呈上升趨勢.在30%處出現最大值.超過30%后上染率隨著單體濃度的增加上染率反而降低這是由于在接枝共聚反應的同時伴隨著均聚反應.單體濃度較低時.接枝共聚反應處于優勢地位:隨著單體濃度的增加.單體本身的均聚反應增強.生成更多的均聚物.單體的利用效率降低.從而使上染率降低。因此,選擇適宜的丙烯酰胺單體濃度為30%。
2.4光引發劑用量對上染率的影響
在丙烯酰胺30%、UV能量O.26J/cm2的條件下.光引發劑用量對上染率的影響結果見圖4。

由圖4可知.無光引發劑時.織物的上染率較低:隨著光引發劑用量的增加.織物的上染率增高:當用量添加到3%后.光引發劑用量繼續增加導致上染率有所下降這是因為無光引發劑時.UV的光子打開某些化學鍵形成大分子自由,基.引發丙烯酰胺單體在大豆蛋白復合纖維織物表面發生接枝聚合:隨著光引發劑用量的增加.光引發劑吸收光子的能量后裂解產生初級自由基.轉移給大豆蛋白復合纖維織物后產生更多的大分子自由基引發接枝聚合.因此上染率增加:當用量增加到3%后.光引發劑裂解成的自由基轉移給單體的程度增加.引發單體發生大量的均聚反應.所以上染率有降低的趨勢。
2.5紫外光能量和照射時間對上染率的影響
在丙烯酰胺單體濃度30%、光引發劑3%條件下.探討UV能量和照射時間對上染率的影響結果

由表l和圖5顯示.照射時間越長紫外光能量越大.隨著365nm波長UV光源能量的增大.上染率增加.在0.26J/cm2時達到最大.此后隨著能量的增大.上染率隨之降低。這是因為UV光源能量越大.能夠使更多的光引發劑裂解出自由基.提高接枝反應的程度:但當能量超過0.26J/cm時.紫外光引發的自由基濃度增大.使單體均聚反應增加,單體均聚物增多。可見,在能量較大和照射時間越長的情況下.均聚反應的速率大于接枝反應.對上染率的提高產生不利的影響。
<<上一頁[1][2][3][4]下一頁>>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