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由于羊絨極其纖細,且對堿非常敏感,因而棉/粘膠/羊絨混紡筒子紗需在弱堿條件下進行前處理和染色。通過選用NaHCO3作為煮練堿劑,將pH值控制在8—9,適當延長煮練時間,再經氧漂,SumifxHF染料一浴法染色,可獲得同色性好、色牢度佳、羊絨損傷小的優質紗線。
O前言
多組分紗線由于集合了多種紗線的優良性能,可賦予織物優良的風格,因此也越來越受到染整工作者的重視。由于混紡纖維的形態和化學性質不同,在前處理及染色時必須兼顧各種纖維的化學性能,并保持混紡紗的特性。
在棉、粘膠和羊絨混紡紗線中,由于羊絨纖維纖細,其平均細度為14~16um(羊毛為30um左右),鱗片較羊毛薄,因此對堿和熱的反應更敏感。在前處理和染色過程中,棉和粘膠都是在堿性條件下進行的,所以在對紗線進行處理過程中,所選擇的條件既要達到后續染色
對半制品的要求,又要盡量減小對纖維的損傷。
1試驗材料
1.1紗線規格、絡筒密度與試劑
紗線規格棉/粘膠/羊絨(75%/15%/10%),60Nm/2
絡筒密度0.343g/cm
試劑排氣劑PrimasolNF(BASF公司),凈洗劑InvadineDA、氧化穩定劑TinoclariteCOM、軟水劑Ciba—celDS、抗還原劑LyoprintRG(亨斯邁紡織染化),精練劑SandopanUHliquid,NaHCO3,雙氧水H2O2(50%),元明粉,醋酸,皂洗劑EifoponRLiq
1.2設備與儀器
LABWIN-3S筒子紗小樣染色機(立信染整機械)、PHS.3A型精密pH計(上海偉業)、Datacolor650TM測色儀(Datacolor公司)
2試驗方法
2.1機器參數的設定
試驗選用立信筒子紗小樣染色機LABWIN一3S型進行染色,該機具有精密的升降溫控制和準確的定量注料控制,可獲得較好的勻染性。選擇泵速使穿透紗層的流量在3O一50L/min/kg即可,內、外流時間分別設定為5min和3min。
2.2前處理和染色工藝
2.2.1煮練
纖維素纖維的煮練一般以稀堿溶液作為煮練劑,但是羊絨在燒堿溶液中會有較大損傷。因此,煮練時選用NaHCO,代替燒堿,pH值控制在8—9,且溫度控制在75℃。若溫度過高,會造成羊絨損傷,紗線強力下降。由于條件較溫和,煮練時間需稍長,以便達到較好的煮練效果。
[1][2][3]下一頁>>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