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2浸軋法改性
滌/棉織物于改性劑PECH-amine濃度為10g/L、氫氧化鈉濃度為1Og/L的改性液中室溫浸漬15分鐘,取出,兩浸兩軋,帶液率100%,室溫陰干。
1.4.3軋烘法改性
滌/棉織物于改性劑PECH—amine濃度為10g/L、氫氧化鈉濃度為1Og/L的改性液中室溫浸漬15分鐘,取出,兩浸兩軋,帶液率100%,80~C烘干。
1.5染色工藝及處方
1.5.1傳統(tǒng)滌/棉的棉染色
(1)工藝曲線

(2)工藝處方
雅格素NF系列1、1.5、2、2.5%(O.W.f);氯化鈉40g/L;碳酸鈉lOL;浴比1:50。1.5.2改性滌/棉的棉染色
(1)工藝曲線

(2)工藝處方
雅格素NF系列1%、1.5%、2、2%.5%(O.W.f);浴比1:50。
2結(jié)果與討論
2.1浸漬法改性中改性劑濃度對滌/棉的改性效果
圖1—2為滌/棉經(jīng)氫氧化鈉2g/L,改性劑分別從0~6g/L的改性液中浸漬法改性后,再分別用雅格素紅NF.3B及雅格素黃NF—GR兩種活性染料中性、無鹽染色及染色品的K/S值與改性劑的關(guān)系。結(jié)果顯示:滌/棉織物經(jīng)浸漬法改性后染色深度均有明顯提高,改性后中性、無鹽染色的K/S值比改性前提高了2—11倍。染浴濃度低于1.5%(O.W.f)時,染料基本吸盡,說明改性劑PECH—amine對滌/棉中棉的效果也同樣顯著,改性可以大大提高棉對活性染料的直接性。此外,滌/棉織物在不同染料濃度下染色達(dá)到最大K/S值時所需的改性劑濃度也不同。低濃度時所需要的改性劑濃度低,如雅格素黃NF.GR,在染料濃度低于1%(O.W.f.)染色時,改性劑濃度只要達(dá)到2g/L,K/S值就可以達(dá)到最大值,隨著染料濃度逐漸升高,K/S值達(dá)到最大時,改性劑用量需增加到5g/L。而對雅格素紅NF-3B而言,在實驗所測試的染料濃度范圍內(nèi),染色K/S值達(dá)到最大時所用改性劑濃度為4~5g/L。研究還發(fā)現(xiàn),改性劑用量并非越大越好,從雅格素NF系列來看,染料濃度低于2.5%染色時,改性劑的用量應(yīng)低于5g/L,繼續(xù)增加改性劑的用量,染料的上染率反而下降。分析原因可能是改性劑用量過大后,沒有與纖維交聯(lián)的剩余改性劑會堵塞纖維孑L徑,使得染料分子不能夠進(jìn)入纖維內(nèi)部。
2.2浸漬法改性中氫氧化鈉濃度對滌/棉的改性效果
<<上一頁[1][2][3]下一頁>>
相關(guān)信息 







推薦企業(yè)
推薦企業(yè)
推薦企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