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對比了過氧乙酸單漂、雙氧水單漂、過氧乙酸與雙氧水復漂及其次序組合對大麻織物的漂白效果,通過分析大麻織物的一些性能和木質素含量得出:過氧乙酸單漂(過氧乙酸10g/L,60℃,pH=5.5)、雙氧水單漂(雙氧水10g/L)、過氧乙酸初漂與雙氧水復漂后大麻織物中木質素含量分別為4.02%、4.53%和3.63%.使用優選的過氧乙酸初漂與雙氧水復漂結合進行,在保持一定強力前提下,可使大麻織物獲得較好的白度.
大麻紡織品具有其他纖維難以比擬的優勢:良好的抗菌抑菌、吸濕散濕、透氣、屏蔽輻射、潤膚爽身等.但是大麻纖維的纖維素含量低,木質素含量高,后者導致大麻織物漂白后白度不高,對染色勻染有不良影響.常用的漂白劑雙氧水對木質素的去除作用很弱,因而多用于含木質素較少的纖維漂白工序.對于大麻這種天然雜質含量很高尤其是木質素含量高的纖維,使用任何單一的漂白方法往往難以獲得滿意的白度,經常需要多種漂白方式結合進行.
過氧乙酸與其他漂白劑相比有許多優點:(1)氧化電位較高(0.986V),與亞氯酸鈉相近(1.073V);(2)不產生任何有毒作用,排放物可完全生物降解;(3)漂白反應可在弱酸性或中性條件下進行,有利于保護纖維的機械性能.一般認為,過氧乙酸的漂白原理是過氧羥基(·OOH)活性基團與色素的共軛體系發生作用,達到消色漂白的目的.有研究表明,過氧乙酸對木質素有較好的去除作用,而對于大麻纖維,過氧乙酸是一種非常有優勢的漂白劑,木質素的有效去除對大麻織物進一步的加工非常有利.本文嘗試用過氧乙酸對大麻織物漂白,真正實現對大麻織物的無氯生態漂白.
1試驗
1.1材料及儀器
14N×14N×50×54大麻織物;過氧乙酸(15%),雙氧水,硅酸鈉,氫氧化鈉,硫酸.儀器:L-SY電熱恒溫水浴鍋,MP200A電子分析天平,YG026-31A織物強力測試儀,WSB-Ⅱ白度儀,毛效測定儀.
1.2漂白工藝
過氧乙酸初漂(A):稱取硅酸鈉2g/L,量取蒸餾水于燒杯中(浴比1∶20),加入過氧乙酸,調pH,攪拌均勻;將配好的漂液放入水浴鍋中升至規定溫度.取大麻織物,用少量水潤濕,擠干后分別放入相應的工作浴中漂白1h,結束后先洗滌2次,晾干.
雙氧水初漂(B):雙氧水適量,穩定劑2g/L,90℃,1h,pH為10.5,浴比1∶20.
過氧乙酸復漂(A′):過氧乙酸8g/L,60℃,硅酸鈉2g/L,pH=5.5,浴比1∶20,1h.
雙氧水復漂(B′):雙氧水8g/L,90℃,硅酸鈉2g/L,pH=10.5,浴比1∶20,1h.
1.3測定
白度:采用白度儀進行測量,將織物折成2層,測量一塊織物的5個不同地方,取它們的平均值;毛效:參照FZ/T01071-1999《紡織品毛效試驗方法測試》,測定30min液體在織物上的上升高度(cm);斷裂強力和斷裂延伸率:參照GB/T3923.1-1997《紡織品織物拉伸性能第1部分:斷裂強力和斷裂伸長率的測定條樣法》測定;木質素含量:將15mL72%的硫酸注入已烘干至恒重且準確稱重約1.2g(m1)的大麻纖維粉末中,20℃處理4h,不時用玻璃棒擠壓纖維促使其完全溶解.后加100mL水放置過夜,用已知質量(m2)的2號砂芯漏斗過濾,并用熱水沖洗4~5次,置于(105±3)℃烘箱中烘至恒重,用分析天平稱量砂芯漏斗及其中殘留物木質素的總質量(m3),按公式計算木質素含量:木質素=[(m3-m2)/m1]×100%.
[1][2][3]下一頁>>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