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為了實現棉織物精練和漂白同浴進行,在酶精練時加入H2O2對織物進行處理,隨后添加四乙酰乙二胺(TAED)以進一步激活H2O2進行漂白。酶精練和漂白同浴試驗最佳處理工藝為:酶精練時添加H2O 3g/L,精練結束后補充添加1g/L,TAED 4g/L,漂白時間為60min,工藝全過程均在低溫條件下進行。織物處理后棉籽殼、蠟質和果膠質等雜質的去除率與傳統精練、漂白工藝相當,其中棉籽殼的去除率達到88.06%。
前言
棉織物退漿、酶精練和漂白同浴進行,可以縮短工藝流程、降低能耗、減少排放,是棉織物清潔生產的發展方向。棉織物用雙氧水漂白工藝,安全,環境影響小,但需要在高溫(95—100℃)和堿性(pH值l0.5~l1)條件下進行。酶精練溫度雖較低,但對棉籽殼等雜質去除效果不理想,很難達到后續工藝的要求,阻礙了棉織物酶精練和漂白同浴進行。為此,國內外學者在采用新方法替代傳統雙氧水漂白方面進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很大進展。例如,使用過氧乙酸作為漂白劑與酶精練同浴處理。低溫時過氧乙酸漂白能力強于雙氧水,容易實現酶精練和漂白的同溫同浴工藝。但過氧乙酸在生產、運輸及使用過程中存在安全性問題,很難大量推廣使用。還有一些研究者使用酶制劑,如葡萄糖氧化酶、過氧化物酶或漆酶對織物進行漂白。由于精練和漂白都由酶制劑來完成,處理條件相似,易于實現同溫同浴工藝。其中Buschle—Diller等開發的退漿、精練和漂白系統最受關注。
使用a一淀粉酶、精練酶和葡萄糖氧化酶同浴對棉織物進行處理,其中,葡萄糖氧化酶以退漿和精練產物為底物生成過氧化氫用于漂白。這是一種完全的清潔生產方式,具有很大的發展前景。但由于目前所用酶制劑活性較低,不能滿足漂白的需求,很難達到滿意的效果;同時,各種酶制劑處理條件還存在相容性問題,實施起來比較困難。
本試驗提出了一種新處理工藝,使雙氧水在低溫條件下對棉織物進行漂白,實現了酶精練、漂白同溫同浴進行。酶精練時加入雙氧水,精練后在處理液中添加TAED激活雙氧水對棉織物進行漂白。TAED能夠增強雙氧水在低溫條件下的漂白能力,用于棉織物的漂白,白度好、不損傷織物強度,同時能提高織物的性能;此外,TAED可生物降解,無毒,非常適合棉織物的清潔加工生產。
1試驗部分
1.1材料
織物 120g/m2退漿純棉織物
藥品堿性纖維素酶,堿性木聚糖酶(無錫德冠生物技術有限公司);角質酶(來源于嗜熱子囊菌WSH03-11,發酵液經鹽析沉淀后的濃縮液),堿性果膠酶(來源于枯草芽孢桿菌WSH04-02,兩種酶均為發酵液粗酶液,未經過進一步純化,由江南大學生物系統與生物加工工程研究室發酵生產);四乙酰乙二胺(TAED,浙江瑞金化工);德比度101B(非離子型潤濕劑,無錫德冠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其它試劑均為國產分析純
1.2主要儀器
YG7513恒溫恒濕箱,全自動色差計,UV2450紫外分光光度計,Color—Eye7000A測色儀
[1][2][3][4][5]下一頁>>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