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6為普通棉纖維及氧化棉纖維經膠原蛋白溶液處理前后的a、b光譜曲線。由圖6可以看出,a、b兩條紅外曲線無明顯差異,說明普通的棉纖維與膠原蛋白之間沒有形成有效的共價鍵結合。而氧化棉纖維經膠原蛋白溶液處理后,在1659.0cm-1處出現席夫堿吸收峰,898.4cm處半縮醛吸收峰減弱,這是由于半縮醛不穩定,膠原蛋白中的一NH較一OH活潑,當膠原蛋白加入時醛基更易與膠原蛋白中的胺基生成席夫堿。同時,l733.9cm-1-處弱的醛基峰依然存在,這是因為膠原蛋白溶液處理氧化棉纖維時,只有部分醛基參與了反應。另外,l520cm-1-左右處的亞胺結構峰很弱,很難發現。由此,可進一步說明膠原蛋白與氧化棉纖維之間形成了牢固的共價結合。
2.4纖維的DTA分析
.jpg)
圖7中、b、c分別為普通棉纖維、氧化棉纖維(NaIO41.5g/L)和膠原蛋白溶液處理氧化棉纖維(1·5g/LNaIO4)的DTA曲線。由圖7可知,與普通棉纖維相比,氧化后棉纖維吸熱分解峰向低溫方向偏移了14·33℃,這與NIO4氧化時纖維素大分子的葡萄糖環結構打開和纖維大分子發生解聚有關。而氧化棉纖維經膠原蛋白溶液處理后,其吸熱分解峰重新向高溫方向偏移,這主要是因為膠原蛋白與氧化棉纖維之間產生了共價結合。同時,由表l可看出,氧化棉纖維的吸熱分解焓比未氧化棉纖維提高了近一倍,這是由于醛基的生成使得氧化棉纖維成為一種結構型儲能材料。由紅外分析可知,膠原蛋白處理氧化棉纖維過程中,只有部分醛基參與了反應,所以,氧化棉纖維經膠原蛋白處理后吸熱分解焓雖降低,但比未氧化棉纖維高。
2.5棉紗線的強伸性能
.jpg)
由表2可知棉紗線的斷裂強度和斷裂伸長率隨著高碘酸鈉濃度的提高而降低,這是因為氧化時,棉纖維大分子鏈上的葡萄糖環被打開,纖維大分子發生解聚,且氧化程度越劇烈,解聚現象越明顯。氧化棉紗線經膠原蛋白溶液處理后,其強度和伸長率略有降低。這是因為棉纖維是短纖,紗線的強度主要取決于纖維自身的強度及拉伸時纖維間的抱合作用。膠原蛋白溶液處理對棉纖維具有潤脹和表面修飾作用,使纖維表面變平整、光滑,紗線膨松,抱合力減弱,因而處理后紗線強度略有降低。當高碘酸鈉濃度控制在3.0g/L以下時,棉紗線的強
度的保持率在75%以上,能滿足服用要求。所以選擇適當的氧化條件對棉纖維進行改性的同時,棉纖維力學性能的損失也能得到有效控制。
3結語
(1)普通棉纖維經膠原蛋白溶液處理后產生失重;氧化棉纖維經膠原蛋白溶液處理后增重,且增重率與膠原蛋白溶液濃度成正比。
(2)膠原蛋白可與氧化棉纖維產生共價結合。
(3)氧化棉纖維經膠原蛋白溶液處理后熱穩定性提高。
(4)氧化棉纖維經膠原蛋白溶液處理后,強度和伸長率略有降低。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