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改善棉纖維、紗線、針織物的手感,提高漂白織物的白度和染色織物的色彩鮮艷度,使織物的染色等后整理加工獲得均一滿意的效果,必須對棉織物進行去除天然雜質為目的的精練和漂白。
間歇式含棉纖維的傳統(tǒng)前處理工藝, NaOH(100%)用量2~3 g/l,甚至更高。燒堿用量高,加速雙氧水的無效分解,導致纖維聚合度降低,使纖維的強力嚴重受損,降強明顯;排放工作殘液的BOD、COD值高。雙氧水 的加入,需經(jīng)漂洗脫氧,加重污水處理負擔。工藝流程長,消耗大量能源,生產(chǎn)效率低。
低溫練漂酶CZ-6是我公司最新推出的棉纖維、紗線和針織物間歇式前處理的一劑型產(chǎn)品,具有非生物積累性,能非生物降解。采用80℃x30分鐘的低溫練漂 工藝:前處理后的纖維白度達60~66%,能滿足染色織物的要求。排放練縹殘液,冷水溢流洗5分鐘,可直接加入染色助劑染色;染色后,采用我公司的酸性皂 洗劑ZS-110,80℃低溫皂洗,染色織物的色牢度好,色澤濃艷勻透。工藝流程短,綠色環(huán)保,節(jié)能降耗。
2、試驗
2.1材料
織物:單面針織布
主要試劑:低溫練漂酶CZ-6;酸性皂洗劑ZS-110:精練酶CZ-2、滲透劑B、雙氧水穩(wěn)定劑JD-11,以上均為石家莊市聯(lián)邦科特化工產(chǎn)品;活性紅M-8B。
2.2主要試驗儀器:
天平、恒溫電烘箱、恒溫汽蒸箱、思維士Datacolor SF600測色儀、摩擦牢度儀、YG03 1D頂破強力機。
2.3測試標準:
干、濕摩:AATCC 8
皂沾: AATCC 61 2A
濕燙: AATCC 133(150±2℃)
水泡: 60℃x10min
布面PH: AATCC 81
2.4 CZ-6的應用
2.4.1應用配方:
前處理處方:
低溫練漂酶CZ-6 3克/升
浴比 1:10
溫度 80℃
時間 30分鐘
染色配方:
活性紅M-8B 5%(O.W.F)
NaCl 40克/升
NaC03 15克/升
浴比 1:10
皂煮配方:
酸性皂洗劑ZS-110 1克/升
溫度 80℃
2.4.2工藝:
前處理:練漂(40℃加入CZ-6,快速升溫至80℃)→溢流冷洗(5分鐘)→排液加水及染色助劑染色
染色:60℃染色(加染料,加NaCI 20g/L)恒溫10min加NaCl 20g/L恒溫10min 加NaC03 15g/L→恒溫30min→水洗→烘干
水洗:流動水洗(室溫×5分鐘)→熱水洗(70℃×10分鐘)→皂煮(80℃x10分鐘)→皂煮(80℃xl0分鐘)→溫水洗(40℃xl0分鐘,PH 6)
3.結果與討論
3.1、針織物幾種間歇式前處理工藝對比:
1)、低溫練漂工藝:進水進布→練漂→溢流水洗→染色
2)、常規(guī)練漂+脫氧酶工藝:進水進布→練漂→生物酶脫氧→染色
3)、精練酶工藝:進水進布→煮煉→染色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yè)
推薦企業(yè)
推薦企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