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表11中數據可以看出,隨著處理液pH值的增大,減量率先逐漸增加又逐漸減小,pH值為7.5H~減量率最大;白度值逐漸增大;彎曲長度先增大后減小。這是因為酶退漿時具有一最適pH值,處理液的pH值高于或低于其最適pH值時,酶的活性都會降低,遠離最適pH值時甚至導致酶的變性失活,所以減量率在pH值為7.5左右時最大;隨著pH值的增大,雙氧水漂白速率也增大,所以白度值逐漸增加。pH值初步確定為7.5。
將處理后織物進行染色,分散染料和活性染料的用量(ow1)均為1.5%。染色后織物的K/S值見表l2。
.jpg)
從表l2中可以看}H,隨著pH值的增大,染色后織物的K/S值逐漸增大,在pH值7.5~8.5,K/S值變化不明顯,說明隨著處理液pH值的增大,酶的活性先增大后減小,在pH值為7.5左右時,活性最好,除雜效果最好;雙氧水的漂白速率隨pH值的增大逐漸變快,漂白效果變好,織物向度值增大,染色后織物的表觀色深則降低。
3結論
(1)采用酶退漿,方法簡單,速度快,退漿率較高,對棉纖維無損傷,適合連續生產;由于聚乳酸纖維熱穩定性差、不耐堿等特點,因此聚乳酸纖維與棉混紡時,在前處理時不宜采用濃堿處理,只能采用低溫低堿處理,這對棉纖維來說不能滿足染前處理的要求,因此要靠加入氧化劑來彌補不足,由于聚N/棉織物不宜用次氯酸鈉等漂白劑漂白,所以我們選用雙氧水漂白。
(2)采用退煮漂一浴一步法對聚乳酸/棉混紡織物進行染前處理,影響酶退漿的因素有酶液的濃度、漂白劑的種類、處理液的溫度、處理時間、處理液的pH值等。
(3)經過大量的實驗,我們初步確定了退煮漂一浴一步法染前處理工藝條件:浴比1:30,溫度80,時間35min,硅酸鈉5g/L,平平加一00.5g/L,滲透NB2g/L,30%雙氧水8ml/L,pH值為7.5,酶用量為5g/L。
<<上一頁[1][2][3][4][5]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