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表4可看出,染后PLA的染色深度始終沒有PTT高,PTT染色深度隨著保溫時間的延長越來越深,PLA的染色深度在30min時達到最大,30min后有下降的趨勢。隨著保溫時間的增加,同色平衡指數K越來越低,30min后值急劇下降。原因是染色到保溫時間30min左右(染色時間55min左右),上染基本達到平衡,此后上染率增加不大(見圖3)。這時若再延長保溫時間,染液中已無過多的染料再上染纖維,由于PTT對分散染料的親和力比PLA更強,PLA上已經上染的分散染料會向PTT組分轉移,最終導致保溫30min后,K值急劇下降。
從同色性的角度考慮,保溫時間越短,同色性越好,但從上染率的角度看,染色時間越長,上染率越高,染料利用越充分。經研究,其他2支分散染料也有相同規律。綜合同色性和上染率2個因素,染色保溫時間確定為30min。
2.5低溫一浴法與傳統二浴法對比
以PLA/棉/PTT3組分包芯紗針織物的淺綠色布樣為例。
2.5.1傳統二浴法
.jpg)
1)先染PLA、PTT組分
工藝處方:分散黃SE-F0.47%(O.W.f);分散藍SE-2R0.42%(O.W.f);擴散劑NNO2g/L;采用HAc調節pH值至4—5;浴比為1:30。工藝流程如圖4所示。
2)再套染棉
工藝處方:活性黃8..4RF3%(O.w.f);活性深藍B-2GLN9.1l%(O.W.f);元明粉20g/L;純堿1Og/L;勻染劑AN0.3g/L;浴比為1:30。
2.5.2低溫一浴法
.jpg)
染色處方:Argazol黃N.SR0.12%(O.W.f);Argazol藍N—SR0.1%(O.W.f);分散黃SE—F0.47%(O.W.f);分散藍SE-2R0.42%(O.W.f);緩沖劑Argabuffer072g/L;元明粉10g/L;載體CWP-9103g/L;擴散劑NNO2.5g/L;浴比為1:30。
工藝流程如圖6所示。
.jpg)
2.5.3染色效果比較
低溫一浴法染色時間約是傳統二浴法的40%,染色溫度降低到90℃,節水、節能效果明顯,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且可大大減輕污水處理的負擔。
低溫一浴法染色時間短,溫度低,染色過程中無堿劑加入,減少了PLA/棉/PTT3組分包芯紗針織物中PLA組分的降解,很好地保留了織物的強力;皂洗,水洗染料助劑。
<<上一頁[1][2][3][4][5][6][7]下一頁>>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