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S=TS后/TS前×100%(1)
式中:TS一斷強保留率;
TS前一試樣整理前的斷裂強力;
TS后一試樣整理后的斷裂強力。
分別稱取處理前后的真絲織物干質量G1、G2,并計算增重率:
增重率=(G2一G1)/G11×100%(2)
2結果與討論
2.1檸檬酸用量的確定(單因素)
.jpg)
表1顯示了不同濃度檸檬酸整理后真絲織物的白度、折皺回復角、斷裂強力保留率和增重率的變化,織物的白度隨檸檬酸用量的增加明顯減小,這是由于高溫焙烘使檸檬酸分子中的羥基與鄰位碳原子上的氫共同脫去一分子水,而生成含有不飽和鍵的烏頭酸以及水等,烏頭酸本身呈黃色,導致織物泛黃,白度降低。表1數據顯示,隨著CA用量的增加,真絲織物斷裂強力不斷降低,這主要是因為整理劑CA和纖維分子產生的共價交聯使纖維受外力作用后均勻分配外應力的能力下降,造成應力集中,大分子鏈更易斷裂,真絲織物經CA整理后,抗皺性提高,但強力有所下降。織物隨CA用量增加其質量不斷增加,增重率可改善真絲織物的厚實性、防皺性和挺括性。
從表1數據發現,當檸檬酸用量超過l2g/L后,織物的折皺回復角有所減小,而白度隨檸檬酸用量的增大明顯減小,斷裂強力隨檸檬酸用量的增大而減小。綜合考慮整理后真絲織物的抗皺性、強力及白度值,檸檬酸濃度選擇12g/L可以兼顧各方面的性能要求。
2.2正交試驗
選擇絲素水解時間、絲素整理劑用量、氫氧化鈉的用量設計(3)正交表進行試驗。整理后的試樣分別進行白度、急彈回復角、緩彈回復角、斷裂強力、增重率的測試(見表2)。
.jpg)
.jpg)
從表4看出,影響白度性能的因素順序是:水解時間>絲素整理劑用量>氫氧化鈉用量,最佳組合水平為A1B3C2,即水解時間10min、絲素整理劑用量40g/L、氫氧化鈉用量3g/ L;影響急彈回復率性能的因素順序是:氫氧化鈉用量>水解時間>絲素用量,最佳組合水平為,即水解時間30min,絲素整理劑用量30g/L,氫氧化鈉用量3g/L;影響緩彈回復率性能的因素順序是:氫氧化鈉用量>水解時間>絲素用量,最佳組合水平為A2B2C2,即水解時間30min,絲素整理劑用量30g/L,氫氧化鈉用量3g/L;影響斷裂強力性能的因素順序是:絲素用量>氫氧化鈉用量>水解時間,最佳組合水平為A1B3C1,即水解時間lOmin,絲素整理劑用量40g/L,氫氧化鈉用量1g/L;影響增重率性能的因素順序是:絲素用量>水解時間>氫氧化鈉用量,最佳組合水平為:A2B3C2,即水解時間30min,絲素用量40 L,氫氧化鈉用量3g/L。可見,影響5個指標的因素順序和最優方案不同,需采用綜合平衡方法。
<<上一頁[1][2][3][4]下一頁>>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