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采用Oleophobol機氟拒水拒油整理劑對腈氯綸/棉混紡織物進行整理,優化后的工藝條件為:Oleophobol整理劑60 g/L,交聯劑20 g/L,滲透劑JFC 1g/L,100e預烘3min,150e焙烘3min,整理后織物獲得良好的拒水拒油性能,接觸角為137.4b,拒油等級可達8級,且自身的阻燃性能和強力變化較小。
關鍵詞:防水整理;防油整理;混紡織物;聚丙烯腈纖維;聚氯乙烯纖維;棉纖維
0前言
腈氯綸是丙烯腈(AN)和氯乙烯或偏氯乙烯 (VDC)經聚合和紡絲工藝制成的短纖維。它是一種熱塑性纖維,軟化范圍比腈綸(熔化點在220 e以上)低[1],耐高溫特性不夠理想。但該纖維分子取向度較高,耐磨性能優異。由于纖維中含有大量氯元素,因此,有一定的阻燃效果,極限氧指數可達26~34[223]。
試驗采用Oleophobol有機氟整理劑對腈氯綸/棉混紡織物進行拒水拒油整理,探討整理劑和交聯劑用量以及焙烘條件對整理效果的影響,優化了整理工藝。整理后織物具有理想的拒水拒油性能,且極少影響阻燃性能和強力,滿足服用要求。
1 試驗部分
1. 1材料和儀器
織物 14.8 tex/14.8 tex 325根/10cm@225根/ 10 cm腈氯綸/棉(80/20)混紡織物。
試劑 拒水拒油整理劑Obophobol,交聯劑(亨斯邁公司),潤濕劑JFC(天津市化學試劑三廠)。
儀器 NM2450均勻軋車,EK25E焙烘機(日本大榮科學精器制作所),JYSP2180型接觸角測定儀(北京金盛鑫檢測儀器有限公司),YG0654/PC型電子織物強力機(山東萊州市電子儀器有限公司),CZF23型水平垂直燃燒測定儀(南京市江寧區分析儀器廠),HC22型氧指數測定儀(南京市江寧區分析儀器廠),STA409PC綜合熱分析儀(德國耐馳公司)。
1.2拒水拒油整理工藝
工藝流程 浸軋整理液(二浸二軋,軋余率70%)y預烘(100e@3min)y焙烘(150e@min)
整理液處方/(g/L)
拒水拒油整理劑 60
交聯劑 20
滲透劑JFC 1
1.3試驗方法
1.3.1 熱重分析
采用STA 409PC綜合熱分析儀進行纖維的熱重分析(TG),加熱速率為10 e/min,測溫范圍為25~1 000e,靜態空氣氣氛40mL/min,參比物A2A12O3。
1.3.2接觸角測試
用微量注射器量取0.05mL蒸餾水(表面張力為72.8mN/m)作為接觸角測試液體,滴在織物表面,用JYSP2180型接觸角測定儀測定。
1.3.3拒油效果測試[4]
按照AATCC 118)20025拒油性:抗碳氫化合物試驗6標準,采用8種表面張力依次降低的烴類液體同系物滴在織物表面,靜置30 s后,觀察織物的潤濕情況以在30s內不潤濕織物的液滴最高等級作為該織物的拒油度。
1.3.4阻燃性測試[5]
方法一 按照GB/T 5455)19975紡織品燃燒性能試驗垂直法6,將試樣沿經向剪成一定尺寸,在CZF2 3型水平垂直燃燒測定儀上進行測試。將待測樣置于規定的燃燒器下點燃,測量規定點燃時間后試樣的續燃、陰燃時間、損毀長度及炭長,測試3次,取平均值。
方法二 按照GB/T 5454)19975紡織品燃燒性能試驗氧指數法6,將試樣沿經向剪成一定尺寸,在HC22型氧指數測定儀上進行測試。將待測樣置于燃燒筒中的試樣夾上,罩上玻璃罩,調節氧氣和氮氣比例,用特定的點火器點燃試樣,使試樣燃燒至損毀長度為40mm時自熄,此時的氧氣百分含量即為該試樣的極限氧指數(LOI)值。
1.3.5 強力測試
按照GB/T 3923.1)19975紡織品織物拉伸性能第1部分:斷裂強力和斷裂伸長率的測定條樣法6測定。
2結果與討論
2.1 熱重分析
腈氯綸/棉混紡織物的受熱性能見圖1。
.jpg)
圖1腈氯綸/棉混紡織物的TG曲線
由圖1看出,TG曲線有兩段失重明顯。經分析,第一段失重主要是由于纖維中水分和低分子揮發物受熱揮發:第二段失重最為劇烈(250e左右),迅速放出NH3、HCN,且偏氯乙烯分解出HCl氣體:第三段先增加后又趨緩,這是因為在此段聚丙烯腈分子結構發生部分環化,側基減少,從而減少了失去小基團的可能性。隨著溫度的進一步升高(360e以上),聚丙烯腈分子發生斷鏈及氧化反應,在這一段有HCN、CO2、CO等氣體放出。由此可知,為了保證腈氯綸/棉混紡織物的性能,在整理加工時溫度不宜太高,一般應低于200e。
2.2 Oleophobol用量對拒水拒油效果的影響
設定Oleqohobol用量分別為30,40,50,60,70g/L,整理后織物的拒水拒油性能見表1。
表1 Oleophobol用量對拒水拒油性能的影響
.jpg)
從表1可以看出,Oleophobol用量在30~60 g/L時,織物拒水效果隨著整理劑用量增加而提高;當用量超過60g/L拒水效果不再改善,此時拒油效果已達到8級。所以,整理劑用量以60g/L為宜。
2.3 交聯劑用量對拒水拒油效果的影響
交聯劑用量對拒水拒油效果的影響見表2。
表2 交聯劑用量對拒水拒油性能的影響
.jpg)
由表2可以看出,交聯劑用量對整理效果的影響較小,原因在于交聯劑的作用是改善整理后織物的耐久性。綜合考慮接觸角和拒油性能,交聯劑用量選20 g/L。
2.4焙烘溫度對拒水拒油效果的影響
焙烘溫度對整理效果的影響見表3。
表3 焙烘溫度對拒水拒油性能的影響
.jpg)
從表3可以看出,焙烘溫度為120~150e,接觸角隨溫度的升高略有增大,超過150e后開始下降;而在130e時拒油性即可達到8級。焙烘溫度150e時整理效果最好。
2.5 焙烘時間對拒水拒油效果的影響
[1][2]下一頁>>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