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表1可知,未經整理織物的靜電電壓和半衰期都很高,如直接服用會產生嚴重的靜電現象。水洗后的K/S值低于水洗前的,主要是因為織物褪色的緣故。
2.2 抗靜電劑TF-480對織物抗靜電整理
采用單因素法,用抗靜電劑TF-480分別對染色春亞紡和染色塔絲絨進行處理,測試其整理效果,優化抗靜電劑質量濃度、焙烘溫度、處理時間和交聯劑用量。
2.2.1抗靜電劑質量濃度對抗靜電性能的影響
采用5種不同質量濃度的TF-480對織物進行處理,經浸軋和180℃×30s整理后進行測試,結果見表2。
表2 抗靜電劑質量濃度對織物抗靜電性能的影響
.jpg)
由表2可知,用抗靜電劑TF-480處理的織物抗靜電效果相當明顯。當用質量濃度為30~40g/L的抗靜電劑處理滌綸織物后,靜電電壓和半衰期最低,故質量濃度選擇30g/L為宜。對整理前后滌綸織物的K/S值進行比較發現,不管水洗前后,整理后織物的K/S值均增加。對錦綸織物而言,用質量濃度為60g/L的抗靜電劑處理的織物其靜電電壓和半衰期最低,但考慮到成本問題,經30g/L抗靜電劑處理的織物靜電電壓較低,經40g/L抗靜電劑處理的織物半衰期較低,所以質量濃度可選擇30~40g/L。對整理前后錦綸織物的K/S值進行比較發現,不管水洗前后,整理后織物的K/S值均降低,織物表觀顏色深度下降,這可能是因為抗靜電劑的加入影響了染料的發色。
2.2.2 焙烘溫度對織物抗靜電性能的影響
根據2.2.1測試情況,選擇抗靜電劑質量濃度為30g/L,焙烘時間為30s。測試焙烘溫度對抗靜電為30g/L,焙烘時間為30s,測試焙烘溫度對抗靜電性能的影響,結果見表3。
由表3可知,滌綸織物經150~190 ℃焙烘后,靜電電壓峰值和半衰期均很小,考慮到焙烘溫度是影響整理效果的一個重要因素,溫度過低,反應速率低,交聯反應不完全,溫度過高,手感變差,織物易受損,因此,焙烘溫度選擇160~170℃為宜。就錦綸織物而言,經180℃爐烘的織物,其靜電電壓最低,半衰期也較低,考慮到150~190℃圍內半衰期變化不大,所以焙烘溫度以180℃為宜。
表3 焙烘溫度對織物抗靜電性能的影響
.jpg)
2.2.3焙烘時間對織物抗靜電性能的影響
根據2.2.1、2.2.2小節的測試情況,選擇質量濃度為30g/L的抗靜電劑,滌綸織物焙烘溫度選擇170℃,錦綸織物焙烘溫度選擇180℃,測試不同焙烘時間對織物抗靜電性能的影響,實驗結果見表4。
表4 焙烘時間對織物抗靜電性能的影響
.jpg)
由表4可知,焙烘時間對滌綸織物靜電電壓和半衰期影響不大。考慮到焙烘時間過短,可能造成反應不完全;時間過長,手感變粗糙,綜合各因素選擇30s為宜。就錦綸織物而言,當焙烘時間為40s時,靜電電壓和半衰期最低,所以焙烘時間以40s為宜。
通過對抗靜電劑濃度、焙烘溫度和時間的單因素實驗,得到整理滌綸織物較合適的工藝:整理劑質量濃度為30g/L,170℃×30s;整理錦綸織物較合適的工藝:整理劑質量濃度為30~40g/L,180℃×40s。
2.2.4 交聯劑質量濃度對織物抗靜電性能的影響
以三聚氰胺為交聯劑、MgCl2為催化劑,測試其對織物抗靜電性能的影響,實驗條件為:抗靜電劑質量濃度30g/L,滌綸織物170℃×30s,錦綸織物180℃×30 s,結果見表5。
表5 交聯劑質量濃度對織物抗靜電性能的影響
.jpg)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