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整理工藝為165℃焙烘2分 工作液PH值(冰醋酸)為4-4.5
從表中可知三防和易去污兩只產品復配,防水和防油性能較好,但是易去污性能比HPC-6差半級。
2.3.2焙烘溫度和時間的確定:
2.3.2.1織物選擇:全棉20×16×128×60紗卡。
2.3.2.2焙烘溫度和時間直接影響三防和易去污的效果,我們通過試驗確定三防整理劑HPC-6的合適的工藝,試驗結果見下表。
.jpg)
注:HPC-6用量100g/l, 工作液PH值(冰醋酸)為4-4.5
從以上工藝可以看出,HPC-6在不同的工藝條件下,175℃X45秒效果較好。
2.4 三防易去污整理劑在五防中的應用:
為了提高織物的服用要求,不僅要求具有三防易去污效果,也需要提高織物的免燙效果,使服裝集多功能于一身。
2.4.1樹脂濃度對免燙效果及強力影響:
2.4.1.1織物選擇:全棉20×16×128×60紗卡。
2.4.1.2在其它條件不變的情況下,我們用不同的樹脂進行了免燙等級,強力指標的測試:
.jpg)
注:催化劑CS-200用量:樹脂用量的30% 焙烘溫度:175℃X45秒
從以上表中可以看出,隨著樹脂用量的增加,平整度增加,但是降強也加大,這是因為樹脂用量增加,提高了樹脂和纖維素分子間的共價交聯,限制了纖維素結構單元的相對位移。綜合考慮各項因素,樹脂用量為60g/l。
2.5 綜合以上情況,我們得出“五防”的最佳工藝處方:
配方(克/升):
免燙樹脂 NFD 60
三防易去污 HPC-6 100
三防交聯劑 HPA-3 10
柔軟劑 DT-3040 15
催化劑 CS-200 18
工作液PH值(不用調) 4
工藝:印染半成品→浸軋整理液(帶液70%)→烘干→焙烘(175℃×45秒)
2.5.1產品測試:
.jpg)
2.5.2結果分析:
2.5.2.1 常規的三防+易去污整理,分別加入三防和易去污兩種助劑,還要合理調整兩種助劑的用量。三防易去污整理劑HPC-6,只用一種助劑,做到了三防和易去污效果的完美結合。相比較而言,本工藝操作簡單,使用方便,三防易去污效果好。
2.5.2.2 三防專用交聯劑HPA-3,顯著提高三防易去污助劑的耐洗性。HPA-3可以使聚合物之間及聚合物與纖維之間的牢固結合,提高皮膜的強度和粘著性。提高織物上含氟聚合物的含量。
2.5.2.3為了改善織物的撕破、耐磨、外觀及手感,有必要加入一定量的柔軟劑。但一般的有機硅類柔軟劑,會明顯降低三防和易去污性能,因此必須認真的謹慎的選擇。而柔軟劑DT-3040,對三防易去污的整理效果幾乎沒有影響。
2.5.2.4 低甲醛免燙樹脂NFD,用NFD 樹脂整理的織物,游離甲醛含量低,免燙效果好,黃變小,降強小。
3.三防工藝生產過程中的常見問題
3.1色光的控制:
色光的控制在多功能整理織物的生產中至關重要。高溫交聯反應,在織物的纖維表面形成了一層連續性的薄膜,從而改變了纖維表面對光線的吸收和反射,使織物的色光發生變化。因此,染色必須全工藝打樣,以多功能整理后成品織物的色光樣為參照,確定染色標樣。生產過程中嚴格執行工藝參數。
3.2半成品控制:
織物含雜:軋整理劑之前的半成品必須充分洗除織物上的膠類,漿料和前處理中所使用的表面活性劑,染料或印花半制品要求水洗徹底,盡可能去除染色助劑,殘留漿料、堿、印花漿料、表面活性劑等。布面PH值控制在6-7之間,可在染色水洗的最后一格用醋酸中和布面,但是對于厚重織物醋酸只是吸附在纖維表面,形成外酸內堿,即使增加用量,也無法使布面和內部的PH一致。我公司的中和酸PC-01,對織物的滲透性好,可有效防止織物形成外酸內堿的情況。而使在儲存過程中,由于纖維內部的堿性,造成布面游離甲醛的升高而超標。
3.3柔軟劑的影響:
生產中為了保證三防效果,一定要避免有機硅柔軟劑,只要工作液中存在微量有機硅柔軟劑,防水防油和易去污效果就會大大降低。所以對機臺的清潔要徹底,料缸、軋槽、導引布都不能含有機硅柔軟劑。
3.3工藝的控制:
3.3.1烘干:軋佘率70%,熱風烘干為宜,以防直接加熱,引起樹脂泳移和過早交聯,烘干落布后要及時焙烘,否則,織物的長時間存放會引起樹脂的過早交聯,導致織物平整度下降。焙烘前布面必須均勻烘干。
3.3.2焙烘:焙烘時一定保證焙烘溫度和時間達到工藝要求,否則影響織物平整度及甲醛含量超標,三防易去污助劑無法發揮優異的性能。
4 結論:
4.1 三防易去污產品,減少工序,操作方便,產品質量穩定。
4.2選擇相容性、配伍性好的助劑,選用最佳工藝,才能做到多功能整理各性能的最佳發揮。
4.3選用環保型多功能整理劑,是實現清潔、環保生產過程的基礎,是生產生態、綠色功能性整理產品的保證。
<<上一頁[1][2]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