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消費者對紡織服裝不僅要求有亮麗而堅牢的顏色、柔美的外觀和柔軟的手感,同時還要求有相關的功能性。就柔軟整理而言,有物理方法和化學方法兩種。物理方法的實質是使織物在染整加工中受張力和擠壓而變形的紗線,由于松弛重新恢復到較為自在的狀態;化學柔軟整理的實質是補償織物在染整加工過程中損失的油脂,使干枯的纖維回復滋潤的容顏。【1】
無論任何助劑都存在著利與弊的現象,特別是含硅柔軟劑在染整生產過程中,雖能讓其加工產品獲得極為舒適、豐滿、滑爽、柔和的手感,但由于使用方法不當等因素,往往會出現粘度增大甚至漂油,致使受沾污的織物難以將硅斑去除干凈,最終影響產品的交貨率。因此,選擇合適的硅油去除劑是十分重要的?!?】
為此,我們選擇了市場上使用較多的柔軟劑:三元共聚硅油、聚乳液有機硅柔軟劑及改性軟片,應用我公司生產的DAJ-001除硅劑進行去除試驗,并與相關業內人士進行探討。
1 試驗部分
1.1 材料與儀器
織物: 3Otex×3Otex,425×228,120cm(99W/1P 90/2)純毛提花
藥品:DAJ-001除硅劑、ZJ-C302精煉劑(廣州莊杰化工有限公司),NaOH(l00%)化學純(東莞市東江化學試劑有限公司),純堿(湖北雙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DT-1324三元共聚硅油(石家莊聯邦科特公司),T816(廣東德美精細化工),SP-880軟片(佛山盈豐達公司),ZJ-706防水防油劑、FCZ-011增效劑(廣州莊杰化工有限公司)
儀器:MH551二輥臥式小軋車(泰州市眾成機械),DF-241B高溫高壓染色小樣機(東慶染整設備有限公司),722-S分光光度儀(上海紡織儀器第三分廠),電熱鼓風烘干機(中山市萊威爾科技有限公司),電子天平、電磁爐;ZLMD-991熱風拉幅寬型機(浙江紅旗),LMA-451B 預縮機(江蘇泰州),MONFONGS-328 熱風拉幅寬型機(門富士公司)。
1.2 試驗方法
1.2.1 硅油斑的產生
生產中出現硅油斑主要原因有:⑴染缸在染色前進行了其它柔軟處理或成品返工剝色,缸體內壁沾附了未洗干凈的硅油及浮色膠著物,在正常的染色過程中,缸壁上的膠著物在外界作用下沾附在織物上,并阻止染料充分上染,形成明顯的硅油斑;⑵長車生產中,由于織物前處理水洗或染色皂洗時,未能將堿劑或未固著的染料浮色洗凈,以致使布面pH值過高(>9)或帶有更多游離的染料粒子,同時染色下機布落布時溫度偏高(>40℃),使得后序浸軋硅油整理液時產生破乳、漂油并沾污在織物的表面。
1.2.2 試驗方法
鑒于大生產中硅油斑產生的原因,模仿進行試驗:按上述工藝條件配制相關的三種柔軟整理液,用純堿調整工作液pH值至9,并不斷攪拌加熱到50-55℃,以使整理液中的氨基硅油在熱和機械作用下,自然出現破乳、分向、漂油;再用準備好的織物(220×38Omm)各一塊,放置于同液不同杯的工作液中浸漬lOmin,讓織物表面充分粘附更多的硅油;然后用小軋車軋壓、烘干和焙烘 (160-165℃×50s)。
當硅斑固著于織物表面后,必須進行認真、細致地比較,最好模擬硅斑在織物上的點、面形狀及位置進行標注,以便除硅及除硅染色后的觀察。
1.2.3 工藝流程
染色后半成品→浸漬柔軟劑(溫度55-60℃,lOmin) →浸軋(壓力0.15Pa) →恒溫烘干(90-100℃,120s) →焙烘(160-165℃,50s) →標注→除硅整理(溫度90-110℃,50min) →熱洗(95℃,lOmin) →熱洗(65-75℃,lOmin) →冷洗→烘干。
1.2.4 柔軟整理液配方(g/L)
DT-1324 30
T816 30
SP-880 30
1.3 檢測方法
1.3.1 強力變化情況:按照GB/T3923.1-1997標準測試
1.3.2 毛效:按FZ/T01071-2008《紡織品毛細效果試驗方法》測試
1.3.3 防油效果:按照AATCC118-2001標準測試
1.3.4 防水效果:按照AATCC22-2000標準測試
1.3.5 洗水方法:參考AATCC-135標準,烘干溫度為60-65℃。
2 結果與討論
2.1 DAJ-001用量對硅斑去除效果的影響
DAJ-001的用量對硅斑的去除效果有著決定性的影響,出考慮到成本因素外,還應該考慮凈洗與助劑殘留的問題。DAJ-001用量對硅斑的去除效果見表-1.
表-1 DAJ-001用量對硅斑去除效果的影響
.jpg)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