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表2知,同一面料在相同條件下洗滌后,單纖維襯與多纖維貼襯中對應貼襯的沾色存在一定差異。表2中純棉布的羊毛沾色,滌/棉布中的滌綸沾色、布沾色,棉/錦織物的錦綸、棉布沾色,兩種貼襯的檢結果有半級之差。
1.2耐家庭和商業洗滌色牢度試驗標準
GB/T12490-2007(紡織品色牢度試驗耐家庭、商業洗滌色牢度》,是對GB/T12490-1990的修訂,2008年7月1日正式實施。該標準采用了ISO105-C06:1994(紡織品色牢度試驗C06部分:耐家庭和業洗滌色牢度》標準,對貼襯、試液相關參數的控制,及干燥方法等方面作了修改。該方法適用于測定各紡織品顏色耐一般家庭或商業洗滌的能力。其設備求、操作過程及貼襯選擇同GB/T3921-2008。所標準洗滌劑要求不含熒光增白劑,可選用AATCCOB洗滌劑或ECE洗滌劑,與GB/T3921-2008不同。
該方法的洗滌條件共有l6種(見該標準的表2),其中我國產品標準最常引用的方法是試驗編號中的A1S和B2S。這兩種試驗條件分別適用于紡織品的手洗和機洗色牢度試驗,如A1s試驗條件被引用于小心手洗類毛針針織品和低含毛紡及仿毛針織品,以及裝飾用織物的耐洗色牢度測試中;B2S試驗條件被引用于可機洗類毛針織品的耐洗色牢度測試中。
1.3耐洗色牢度標準比較
GB/T3921-2008與GB/T12490h2007兩個標準雖然都是有關耐洗色牢度的測試方法,但兩者之間還是有區別的。
1.3.1適用范圍、洗滌劑和評級工具(表3)
.jpg)
1.3.3貼襯和試驗方法
采用不同的貼襯,檢測結果也會不同。各取二塊不同組成、不同顏色的面料,分別選擇多纖和單纖貼襯,采用兩個標準中的5種耐洗色牢度方法分別進行洗類毛針織品和低含毛混紡及仿毛針織品,以及裝試驗比較,結果見表5。
.jpg)
由表5可見,同一面料采用相同的洗滌方法,但由選用不同品種的貼襯,檢驗結果(沾色牢度)不一樣。一面料選用同一種貼襯,由于選擇的洗滌方法不一,檢驗結果差異也較大,且隨著洗滌溫度的升高,沾色牢度級別越來越低,但樣品變色結果變化不明顯。
因此,在測定耐洗色牢度之前,一定要明確洗滌方法和貼襯種類,否則檢驗結果沒有可比性。在我國的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中,耐洗色牢度的沾色主要是考核面料中主要組分和次要組分的沾色;而在出口貿易中,買方經常會用最易沾色的錦綸或蠶絲貼襯來考核面料的耐洗沾色效果。因此,對同一產品的判定結論往往大相徑庭。
<<上一頁[1][2][3][4]下一頁>>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