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表2可以發現,整理后織物的經緯紗強度均有下降。經紗的平均斷裂強度保持率為52.6%,而緯紗平均斷裂強度保持率為62.4%。這表明織物緯向強度損失更大并不是由于緯紗強度損失而造成的,可能是經緯紗線的共同作用,即與織物組織結構如經緯密度等因素有關系。
3.2 織物試驗結果分析
方案1 圖1示出拉伸織物停頓后斷裂強力與未進行拉伸停頓織物斷裂強力之比的百分率與停頓時間的關系。可以發現,拉伸5%停頓的織物未整理和整理后斷裂強力有較明顯的差別,后者明顯高于前者。織物拉伸停頓后的斷裂強力并沒有增加,反而略有下降,但整理后的斷裂強力明顯增加。拉伸停頓的織物整理后大部分的斷裂強力提高,在停頓3 min時的斷裂強力最大,比織物直接整理后的斷裂強力增加了11.3%。
與拉伸5%不同的是,拉伸7%的織物達到最大斷裂強力的停頓時間縮短,前者整理織物達到最大強力的時間為3 min,而后者整理織物達到最大強力的時間縮短到1.5 min。
方案2 圖2示出循環拉伸3%、5%和7%的織物未整理和整理后的增強效果。可以看出,經微拉伸的織物未整理時斷裂強力的變化規律與整理后的變化規律有所不同。拉伸整理后織物的增強效果比拉伸但未整理織物的增強效果好,如圖2中的4和 6。但整理后織物的強力波動較大,如圖2中的5,這可能與織物吸收整理液的均勻性有關。
研究結果表明,經過微拉伸后,織物大部分強力有所增加,伸長率不同,增強的效果亦不同。對循環拉伸后未整理織物和整理織物,都存在伸長率越大,則達到最大強力時的拉伸循環次數越低的規律。織物達到最大強力的循環次數是一致的,即在伸長 3%、5%、7%時的最大增強的循環次數都分別為 35、20、15次。合理選擇拉伸伸長率與拉伸次數可以適當提高織物緯向強力[10]。
方案3 正交試驗結果分析。正交試驗直觀分析和方差分析發現,微拉伸的停頓時間和伸長率對整理前后織物緯向強力的影響比較顯著,其中停頓時間的影響比伸長率更加顯著。對未整理織物緯向強力,因子最優水平組合為A3B1,即在4%伸長率時保持3 min后,未整理織物緯向斷裂強力達到最大。在最優水平組合下,緯向斷裂強力提高了31.9%。對整理織物緯向強力,因子最優水平組合為A2B1,即在4%伸長率時保持2 min后,整理織物緯向斷裂強力達到最大。在最優水平組合下,緯向斷裂強力提高了42.1%。
與方案1進行比較,織物的微拉伸增強效果同樣是整理后比整理前好,而且在伸長率相同時,整理后微拉伸織物達到最大強力的停頓時間更短。此外,方案3的斷裂強力提高幅度更大,這說明織物先整理后停頓拉伸時,強力提高更大。
整理后斷裂強力明顯增加,除了拉伸產生的織物結構均勻分布和屈服點提高的原因外,可能與整理液與織物的作用有關。織物經微拉伸后,纖維大分子的塑性變形增加,大分子鏈產生重排,屈服點提高。在此情況下,織物中纖維的內應力發生了變化,因此形狀記憶整理液與棉纖維的相互作用也發生了改變,導致強力損失減小[12]。
4 結 論
1)整理后織物的經緯向強度都下降,但緯向斷裂強度保持率高于經向。這表明織物緯向強度損失的增加并不是由于緯紗強度下降而造成的,可能是經緯紗線共同作用的結果,即與織物組織結構如經緯密度等因素有關系。
2)采用拉伸停頓和循環拉伸2種微拉伸的方式,選擇適當的伸長率、停頓時間或循環次數對織物進行微拉伸,可提高織物的斷裂強力。
3)整理織物拉伸停頓二因子五水平正交試驗的最優水平組合為A2B1,即4%伸長率時保持 2 min,整理織物緯向斷裂強力保持率為142.1%,即斷裂強力提高了42.1%。織物先整理后微拉伸的增強效果比先拉伸后整理好。
<<上一頁[1][2][3]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