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章簡要介紹了功能性及智能型紡織品服裝發展動向
高新功能紡織產品開發是提高紡織產品檔次,提高產品附加價值和改變經濟增長方式的重要手段之一。這幾年,先進發達國家和地區逐步放棄了紡織業的粗加工產品,從那些消耗資源、能源多,環保壓力重、污雜嚴重、技術含量低、用工多而經濟效益不高的行業和產品中退出,充分利用其自身的人才、技術創新、管理、服務、營銷、品牌等優勢占領著中高檔市場。在紡織業中,高新、高科技功能性紡織產品是他們看好的目標之一,發展很快。本文把我了解的情況給大家做一個簡要的介紹。
1.全球功能性紡織產品發展趨勢:
1.1 多樣化:各種不同新的功能性產品不斷的研發出來。
1.2 多功能化:一種紡織品不僅具有一項功能,而是同時具有多項功能,例如防縐同時也具有防污或易去污,甚至還包括抗紫外等功能。
1.3 耐久性/牢度增加:紡織品在整理加工的耐久性與堅牢度方面,如染色牢度、日光堅牢度、水洗牢度、干濕摩擦牢度等方面,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對人體健康安全保護等要求愈來愈高,要求的標準也愈來愈高。
1.4 符合環保標準:功能性紡織品除了達到功能指標外,愈來愈需要符合環保標準。
1.5 具品質標準與認證,顯示其標準程度愈來愈明確,且認證的方法與測試的方法也愈來愈明確。
1.6 與成品運用結合:例如“特氟隆”(Teflon)用在雨衣所要求的撥水標準和用在家俱布有所不同,因此,與成品相結合,其效果的發揮才能夠達到極致。
2. 主要加工:
2.1 特氟隆(Teflon)加工:
為了1990年Ciba與Dupont全球策略聯盟,Ciba主要負責藥劑的銷售與技術服務, Dupont則負責品牌行銷,整體市場行銷與吊牌服務,主要分為三大種類,Teflon(Dupont超撥水),Teflon HT具極強大的抗污抗垢抗麈性,強調超耐久性,通常20次水洗以上仍需撥水100次,耐50次水洗以上的高科技成品,如無麈衣、手術用衣等,又如TeflonrSR具易去污效果,污垢容易上,也容易除去,如易清洗足球運動員在草皮上葉綠素沾污及女士服裝上化妝品污垢等。
Teflon加工將向洗可穿和低溫型、環保產品方向發展。
2.2 防縐加工:
防縐加工導源於30多年前的PP加工,也即日本所稱的“形態記憶”,后來,又出現高級防縐加工,日清紡采用經過液氨處理的樹脂整理,這樣既減少了純棉織物經樹脂整理后的過度降強,又改善了手感。為了改善樹脂整理的效果,近年還有采用潮交聯的加工方法,日本日清紡在國際上獲得了著名的品牌SSP整理。我國山東魯泰紡織股份有限公司、浙江的雅戈爾和廣東溢達等企業都已開發了這項技術和產品,浙江和山東等地在開發液氨整理用于棉針織產品,也有三絲光產品等。國際上,也有人研發了間隙式液氨整理設備。樹脂整理將向低甲醛和無甲醛方向發展。近年美國亨斯邁公司推出了強力棉新的技術方案。
2.3 抗紫外(UVCUT)加工:
最早用于汽車工業,后又增加了高日曬家飾布的使用壽命,近年也大量用于抗紫外的服裝中,尤其是用于紫外線較強的國家和地區需求量更為多些。這類產品的加工與織物的組織及色彩具有較大關系,需達成平衡。
2.4 抗菌加工:
主要有防臭、防霉、防蚊、防癬、防螨等;主要考量是皮膚敏感、刺激性、環保毒性等;品質標準為歐盟環保、美國環保署認證,對這類產品加工的物料選擇提出了更為嚴格的要求。
2.5 吸濕排汗加工:
主要考量:藥劑、顏色、牢度、織物組織,需求趨勢是混紡及交織布。
2.6 微膠囊加工:
可用于抗菌、除臭、芳香、涼爽、保溫加工等方面。
微膠囊制作有不同的形狀,就化工而言,也是一種高科技趨勢與方向,甚至也可以運用至許多醫學上,由于結合生化與化工,因此可以運用于高科技,也可運用在傳統工業上。
2.7 其他加工:
如耐干/濕摩擦,耐起毛球、抗靜電、耐氯牢度、耐泛黃、耐鉤紗、阻燃、電磁波屏蔽、吸濕排汗速干、防雷擊、防低溫、防水透濕、防水防油,三防紡織品及遠紅外紡織品,織物正反面不同功能的產品等等。
2.8 各種加工技術綜合運用:
可加工成多功能產品
功能性紡織品涉及到免燙、衛生、舒適、防護等方方面面,在加工技術上,可以根據不同的要求,爭取機械整理(如磨毛、柔軟、起、抓、剪、洗水、各種表面處理等),化學整理(如涂層、制膜層壓復合、生物酶、直接浸軋助劑等方式)、利用納米、微膠囊、等離子體、生物、納米、負離子等高新技術來獲取,改性、接枝技術也受到關注。為了達到耐久性的效果,如從加工纖維原料中獲得,將有更佳的效果,后面還將介紹一些有關的動向。
3. 產業用紡織品是功能性紡織品技術的重要用途之一
紡織品按用途主要分為三個大類,即服裝用、家用和裝飾用、以及產業用紡織品。產業用紡織品在2009年4月發布的紡織工業調整和振興規劃及十二五規劃中擺到了重要位置,也是由紡織大國走向紡織強國的重要標致之一。從我國的紡織業發展情況看,產業用紡織品具有較多的空白點和新的經濟增長點,除了高性能纖維研究之外,染整業是功能性紡織品加工技術的重要用途之一。主要產業用紡織品可分為交通用、工業用、特殊家飾用、醫療用,建筑用、農漁畜礦用、特殊衣著用、包裝用、地工用、運動用等等。對功能性紡織品加工技術的提高和研發具有強烈的需求,染整業應該與產業用紡織品的發展很好地結合起來。
4.智能型紡織品的研發展望:
智能紡織品是以智能材料為基礎的新型紡織品、近年來,隨著智能材料的不斷創新,智能纖維,智能紡織品以及智能服裝以異乎尋常的速度發展為時尚產品。由于智能紡織能感知外界環境條件的刺激并做出響應,因此,潛在的應用領域極廣。目前,主要分為生活類、健康醫療類和軍事戰略類。據有關調查報告,智能紡織品在美國市場達6440萬美元,以平均年增長率預期為36%來計算,到2009年將達2.993億美元。專家認為,到2020年左右智能紡織品向高科技轉化成為可能,而且只有通過不同學科、不同專業人員的通力合作才能實現。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