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檔紡織品除了纖維的一些特性外,更多的是通過功能性整理而獲得。織物的整理在改善其服用性的同時,還可以獲得許多功能性和布面風格效果,給人們的生活增添了新的情趣。織物整理除特殊整理功能外,更多的是柔軟、搖粒、縮絨和預縮等常規整理。在柔軟整理過程中,傳統方法大多是采用化學法,大量助劑的使用對人體和環境都會產生一定的危害。而采用機械整理,則能夠起到很好的環保作用,而且還可以產生化學法所得不到的效果,具有較高的附加值。
在機械柔軟整理中,較為典型的氣流柔軟整理,是目前織物機械柔軟整理效果比較理想的一種工藝。它在原有的基礎上,還可增加一些輔助裝置,獲得一些新的功能,進一步擴大使用范圍。然而,要真正用好氣流柔軟整理,還必須對其原理和結構有一個全面的了解。應該結合織物纖維特性以及整理條件,對氣流柔軟整理過程進行分析。只有這樣才能夠達到預期所要求的效果,并且還可衍生出我們沒有想到的效果,或者解決目前在其它整理機器所存在的問題。由于涉及的范圍比較廣,很難從幾個簡單例子講清楚,所以,這里僅就織物以柔軟、縮絨和搖粒等幾個常規機械整理功能,對氣流柔軟整理機的原理實現和結構保證方面進行分析和討論,為正確理解和使用氣流柔軟整理工藝提供幫助。
1 織物機械整理的目的
織物整理可以提高其內在的品質,并可獲得有別于普通織物的感觀效果,是織物后加工的一道重要工序。許多新型紡織纖維的特性,就是通過不同的整理過程后而表現出來的; 即使是同一品種的織物,采用不同的整理方法也可獲得不同效果。有些織物經過一定的機械整理,既可以保留原有的優良特性,同時還能克服或改善原來存在的缺陷。所以,織物整理是一種集中體現紡織品綜合性能的加工手段,主要表現以下幾方面。
1.1 改善織物的服用性
天然纖維和化學纖維總會存在一些不足之處。作為服裝用料,滿足服用性是第一位,其次才是加工性和如何保證服用性的要求。麻纖維制作的服裝具有較好的透氣性和吸濕性,夏季穿著有涼爽感,但如果不經過后整理(如柔軟),那么穿上之后會有刺癢感。天然纖維中含有蠟質或油脂等共生物,而化學纖維在紡絲過程中也帶有油劑,使得這些纖維具有一定的柔軟度。但是,由于這些共生物的存在會影響染色質量,所以必須通過前處理將它去除,結果反而使這些纖維失去了原有柔軟度,不得不在染色之后又增加一道柔軟整理工藝。基于目前的纖維制造工藝水平,還無法完全達到織物的服用性,必須通過織物整理來彌補,或者改善纖維原有或前道工序留下的不足。
柔軟是改善織物手感的一種整理方法。是使纖維發生松弛或降低纖維與纖維間的摩擦系數,賦予織物柔軟、平滑手感的加工工藝。化學法柔軟整理,主要是用化學助劑來降低纖維之間的摩擦系數,使纖維在外力作用下容易滑動而產生柔軟效果。機械柔軟整理則是通過外力的反復作用,降低織物纖維的剛性,提高柔軟度。
毛織物后整理中有一道重要工序,稱為縮呢或縮絨。它是利用羊毛所具有的縮絨特性,在濕熱條件下,經機械外力對毛織物的反復作用,使得織物的纖維會相互交錯纏結而氈縮。經縮呢后的織物結構變得緊密,織物表面只有少量的纖維纏結或覆蓋。縮絨是一種毛纖維(羊毛)順鱗片摩擦系數,小于逆鱗片摩擦系數的差微摩擦效應。縮絨后的織物手感柔軟、豐滿,主要用于粗紡毛織物,目前也逐步用于精紡毛紡織物。
毛紡織物的縮絨主要與羊毛的鱗片和彈性等內在因素有關,但必須通過三個外界作用條件,即溫度、濕度和外力才能夠達到縮絨效果。
1.2 提高織物附加值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崇尚自然化、個性化的服飾已成為時尚;同時新型紡織纖維的不斷出現,也極大地豐富了紡織面料的品種。織物不僅僅是滿足服用性,而且還可以仿自然界許多動物、植物外表。在給人類社會增添了新的色彩同時,還保護了野生動物。由于許多織物通過整理后,具有較強的新穎和時尚型,所以往往就有較高的附加值。
(1)搖粒絨搖粒絨是針織面料的一種,小元寶針織結構,在大圓機編織而成。織成后坯布先經染色,再經拉毛、梳毛、剪毛、搖粒等多種復雜后整理加工處理。面料正面拉毛,搖粒蓬松密集而又不易掉毛、起球;反面拉毛疏稀勻稱,絨毛短少,組織紋理清晰、蓬松彈性特好。它的成份一般是全滌的,手感柔軟。用于制作冬季御寒休閑服,深受國內外中青年人的喜愛。
[1][2][3][4]下一頁>>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