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彩色棉是一種環保型纖維,已經得到了較好的產業開發。天然彩色棉的高檔化、系列化和環 保化生產是其產品開發的重要方向 。與普通白 棉相比,天然彩色棉的產量低,纖維品質相對較差 (纖維長度偏短、強度偏低、短絨率高)。天然彩色棉 通常采用與其他纖維特別是普通白棉混紡的方式, 極大地改善了天然彩色棉產品的性能,擴展產品范 圍。天然彩色棉產品存在色譜不全,色澤不艷的問 題。由于天然彩色棉的色素不夠穩定,其皂洗、汗漬 色牢度一般為2級左右 ,未達紡織行業標準。有 研究發現,天然彩色棉的色澤對濕處理敏感 ,具有 pH值依賴型,也具有pH值可逆性 ;其色澤可以用 金屬鹽進行固色 。天然彩色棉產品還有遇熱變色 的問題,而在織物的后整理如免燙整理中,焙烘溫度 將高達180℃,但目前對天然彩色棉的干熱變色問 題研究不多。本文主要研究干熱處理對天然彩色棉 色澤的影響,供天然彩色棉產品的使用和生產參考。
1 實驗部分
1.1 實驗材料
天然彩色棉(綠棉、棕棉),選用浙江省農業科學院培育的彩選系列;白棉,由浙江省春江輕紡集團有 限公司提供。
1.2熱處理方法
將棉纖維置于不同的恒溫環境中,分別處理一定 時間,觀察其顏色變化,并測量色澤參數。高溫處理 采用上海圣欣科學儀器有限公司生產的DGG-9240B 型電熱恒溫鼓風干燥箱在恒溫下處理一定時間。
1.3 色澤測定
將1張空白硬紙片對折后,以折痕為對稱軸在其中間剪2個直徑為1.5 am的對稱孔,將待測的纖 維樣本梳理平整夾人對折的硬紙片,紙片的一邊用 別針固定,對稱孔中露出的纖維用于色澤指標的 測定。
本文測定的色澤指標為L、a、b。在美國 Datacolour公司生產的Spectraflash SF600 Plus CT型 電腦測色配色儀(D 光源)上測定。
2分析與討論
[1][2]下一頁>>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