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不相符,差二個級的試樣是3*號1個,占8.3%。不符率合計高達66.7%。特別要說明的是:不符率的高低與一群試樣在圖上坐標點的集中與分散有關,坐標點比較集中,則不符率低些;坐標點比較分散,則不符率高些,有的級差能達2至4級。
四、中國棉花色特征圖存在的問題
通過上述的逐步的、深入的分析,現在再聯系到中國棉花色特征圖就不難看出存在下面三個問題
1.黃色深度(十b)隨色特征數級的降低反而偏小
為更清晰地看中國棉花色特征圖,將白棉部分單獨列出如圖4所示。
.jpg)
在圖4的園點上作者標注1~5級,可以看出:2級比1級白(十b值偏小);3級比2級白(十b值偏小);……5級比1級更白(十b值偏小很多)。這與GB1103--2007《棉花細絨棉》中,關于對各級色特征的文字說明是背道而馳的;也與棉花分級員的實踐經驗是格格不入的;也與優棉優價政策是不相符的。
2.分級線由左上角向右下角傾斜導致不三不四的棉樣評成顛三倒四圖4上的試樣A比試樣B:既白又亮(十b值小、Rd值大),試樣A評4級,試樣B反而評3級。舉一反三,各級都存在這一問題,不一一贅述了。
3.驗證試驗表明官感檢驗與HVI檢驗的色特征級的不符率高得驚人由于中國棉花色特征圖違背上述科學原理,因此實踐表明:新疆石河子兩個棉花加工廠對7萬包棉花進行官感檢驗色特征級與HVI檢驗的驗證試驗對比,其平均不符率競高達64.48%,這就引證了上述的分析結果。
在此摘錄一下該資料的有關內容:
⑴石河子北泉聯合加工廠北泉分廠共檢驗棉花35364包,官感檢驗色特征級低于HVI檢驗色特征級的占56.75%;高于HVI檢驗色特征級的占12.02%,兩者合計不符率為68.75%。各級情況如下:
白棉1級:相符率為0%、差1個級的不符率為34.28%、差2個級的不符率為65.71%、差5個級的不符率為0.01%。
白棉2級:相符率為21.75%、差1個級的不符率為78.04%、差2個級的不符率為0.13%、差4個級的不符率為0.01%。
白棉3級:相符率為72.84%、差1個級的不符率為27.69%、差3個級的不符率為0.01%。
白棉4級:相符率為0.16%、差1個級的不符率為34.28%、差2個級的不符率為17%。
白棉5級:差2個級的不符率為50%、差3個級的不符率為50%。100%。
白棉6級:差3個級的不符率為100%。
從以上數據可以看出:白棉3級的相符率達到72.84%,如上所述,因為一群白棉3級的數據比較集中;而其他各級相符率很低,有的級差還差2~5個級,看一下上述圖1、圖2、圖3的分析,就不難看出其原因所在。
⑵石河子一團二團糧棉油加工總廠第二加工廠
共檢驗棉花34235包,官感檢驗色特征級低于HVI檢驗色特征級的占44.22%;高于HVI檢驗色特征級的占15.99%,兩者合計不符率為60.21%(各級情況從略)。
綜上所述,中國棉花色特征圖中的分級線由左上角向右下角傾斜是錯誤的,中國棉花色特征級的黃色深度隨著級的降低而降低也是錯誤的。為此,建議有關方面及早糾正,早糾正比晚糾正好,否則在這錯誤的中國棉花色特征圖上繼續進行驗證試驗是勞民傷財的,并延誤我國幾年來化6億人民幣進口四百多臺HVI儀器的有效應用,也延誤我國棉花標準和棉花檢驗的科學發展。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