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漿纖維是一種新型的綠色纖維,光澤好,手感柔軟,透氣性、懸垂性好,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纖維有良好的吸濕和排濕功能,自身含有抗菌的微量元素,具有天然抗菌功能,而且抑菌作用受洗滌、日曬等環境作用的影響較小,與棉纖維混紡或交織的面料較純棉制品更具有優勢,因此,竹/棉面料在內衣、家紡用品等方面越來越受到重視.考慮到竹纖維同棉纖維相比強度較低、耐堿性較差,加之印染行業提倡節能生產,故冷軋堆工藝是一個十分好的選擇.該工藝不僅可以降低能源消耗,還可以避免竹纖維損傷較大的問題.本文主要探討了竹/棉毛巾織物的冷軋堆前處理中堿用量、雙氧水用量、堆置溫度和時間等條件,并從中得
到最佳工藝.
1試驗
1.1材料及儀器
材料:竹/棉毛巾織物(毛經:14x2tex竹漿纖維+28tex棉紗;地經:36.4tex棉紗;緯紗:28tex棉紗),NaOH、30%H:0(分析純);滲透劑8802、氧漂穩定劑HB、螯合劑Sx、精練劑LH(512業品).
儀器:DTC600plus分光光度計,YG(B)026D一500電子織物強力機,YG(B)871毛細管效應測定儀.
1.2冷軋堆工藝
浸軋工作液(NaOH15~35g/L,氧漂穩定劑HB 3g/L,H2028-16g/IJ,滲透劑88023g/L,螯合劑sx1.5g/L,精練劑LH2g/L,二浸二軋,軋余率80%左右)一堆置一熱水洗一冷水洗一烘干.
1.3測試
白度:參照GB/T8425—1987的方法測試,斷裂強力:參照GB/T3923—1997的方法測試,毛效:參照FZ/T 01071—1999的方法測試.
2結果與討論
2.1冷軋堆工藝優化
2.1.1NaOH用量
.jpg)
從表I可以看出,在竹,棉毛巾織物冷軋堆處理中,隨著軋液中NaOH用量的提高,織物毛效、白度均逐漸提高,說明堿用量對冷軋堆中雜質的去除情況影響較大,用量越高,越有利于棉蠟、果膠、改性淀粉及PVA混合漿料等雜質的去除;但隨著堿用量的增加,經過水洗之后織物的斷裂強力下降程度也逐漸增大,其原因是竹纖維不耐堿,堿用量提高使其損傷增大.為降低毛巾織物強力損失,堿用量在25N 30g/L時較好.
[1][2]下一頁>>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