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2H2O2用量
.jpg)
由表2可以看出,隨著H2O2用量的增加,織物白度也隨之提高;由于雙氧水分解會產生HO2一、HO·等,
這些基團除與色素反應外,也能氧化漿料、膠質等,使毛效也隨之增加,但這種氧化作用也會作用于纖維上,特別是在堿用量較高的條件下,所造成的損傷更大.綜合考慮,雙氧水用量在12~l4g/L時較好.
2.1.3堆置時間及溫度
.jpg)
從表3可以看出,堆置時間延長可以提高織物的毛效和白度,但提高幅度較緩,22h后,織物的毛效和白度變化不太明顯,斷裂強力會有一定程度的降低.因此,堆置時間不宜過久,選擇20~22h較為合適.
2.2效果對比
2.2.1傳統工藝
退漿配方及流程:二浸二軋退漿液(淀粉酶4g/L,滲透劑880 23g/L,軋余率110%)一保溫(70℃,80min)一熱水洗一冷水洗一烘干.
煮練漂白配方及流程:配制煮練漂白液(NaOH 2.5g/L,高效精練劑LH2g/L,H2O25g滲透劑880 23g/L,螯合劑1.5g/L,氧漂穩定劑HB2g/L,升溫至60℃)_-練漂處理1Omin一升溫至95℃,練漂處理6Omin一降溫至40℃,取出織物,水洗,烘干.
2.2.2冷軋堆配方及流程
浸軋工作液(NaOH 28g/L,H202 13g/L,其余同1.2)一堆置(室溫,21h)一熱水洗一冷水洗一烘干.
.jpg)
從表5可以看出,采用冷軋堆工藝處理的毛巾織物吸水性和白度同傳統工藝相當,而織物受損情況卻遠遠小于傳統工藝.
3結論
(1)竹/棉毛巾織物采用冷軋堆進行前處理的優化工藝條件為:NaOH 25-30g/L、H202 12-14g/L,在28-30℃下打卷堆置20一22h.
(2)同傳統的退煮漂工藝相比,冷軋堆工藝在處理竹/棉毛巾織物時可以取得基本相同的毛效和白度,但斷裂強力保留水平較高,同時減少了能耗,節約了成本。
<<上一頁[1][2]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