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性染料具有色澤鮮艷、濕牢度優異、使用方便、適用性強等優點,但傳統活性染料染色需加人大量鹽,如元明粉和食鹽,應用電解質鹽雖然減少了染料本身的污染,但對水源造成污染,使淡水鹽化,破壞生態平衡,對水生物和土壤都有很大的危害,且污水中可溶性鹽的處理也較難.[1]目前,對印染廢水中有機化合物的處理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對染色過程中大量加入或生成的無機鹽還不能通過簡單的物理化學及生化方法加以處理.[2]為此,近年來國內外大力研究如何減少鹽用量、采用低鹽或無鹽染色已成為一個重要的研究課題.除了開發新型染料、染色設備和應用新的染色助劑外,有必要在染色技術和生產控制方面進行改進(如選擇對纖維親和力高的活性染料、研究鹽效應對活性染料染色性能的影響、制定合適的低鹽染色工藝降低生產中的鹽用量、提高上染率和固色率),以減少環境污染.[3-4]
染色特征值(SEFR值)綜合反映了活性染料的染色性能,且以數值的形式表示,通過SEFR值可以評價染料的直接性、勻染性、反應性、配伍性、重現性和易洗性,對活性染料的應用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5]本文對不同染色特征值的活性染料進行鹽效應應用,對比染色工藝,探討活性染料的染色性能.
1試驗
1.1材料與儀器
織物:20S×20S 128x60全棉紗卡漂白布;藥品:無水硫酸鈉、無水碳酸鈉、氯化鉀、檸檬酸鈉(均為化學純,西安化學試劑廠),中性凈洗劑LS(工業品,江蘇新橋助劑廠),染料及其染色特征值如表1所示.
.jpg)
儀器:HH型電熱恒溫水浴鍋,722型分光光度計,分析天平.
1.2染色
工藝配方:染料1% (owf),促染劑x g/L,碳酸鈉10g/L,40℃染色30 min,80℃固色60 min,浴比1:10.
工藝曲線:
.jpg)
1.3固色率測定
分別配制A、B兩個相同的染浴,放入同一水浴中,A染浴不加入試樣,但其操作均按B染液規定,當B染液中的試樣開始皂煮時也向A染浴中加入相同數量的凈洗劑.10 min后取出A染浴并冷卻至室溫,然后稀釋至一定體積,在其最大吸收波長處測定吸光度A A.B染浴加入試樣,按規定條件染色,染畢取出試樣水洗、皂煮(凈洗劑2 g/L,95—97℃,10 min,浴比1:50)、水洗.然后將洗滌液、皂煮液和染色殘液合并,稀釋至一定體積,在其最大吸收波長處測定吸光度AB固色率計算如下式所示[7]:
[1][2][3]下一頁>>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