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印花工藝
印花(涂料大紅4%、粘合劑20%,620增稠劑4%)→烘干(100℃,3 min)→焙烘(150℃,3 min).
1.4測試
轉化率[9]:參照GB/T 2793-1995《膠粘劑不揮發(fā)物含量的測定》測定固含量,由乳液固含量的變化計算單體轉化率.
干/濕摩擦牢度[10]:參照GB 3920-1997《紡織品耐摩擦色牢度測試方法》測試.
耐沾污性[11]:將滌/棉織物浸軋300 g/L粘合劑(一浸一軋),100℃烘干、150℃焙烘3 min,與未浸軋粘合劑的滌/棉織物同時浸入0.02 g/L分散染料染浴中,于80℃處理5 min,水洗、100℃烘干,測K/S值,并計算表觀沾色比值,比值越小,粘合劑的耐沾污性越好.表觀沾色比值=(K/S)AI(K/S)B.其中:(K/S)A為浸軋粘合劑織物的K/S值;(K/S)B為未浸軋粘合劑織物的K/S值.
粘合劑抗高溫泛黃性[12]:在凈洗的純棉漂布上印制500 g/L粘合劑,100℃烘干后180℃焙烘2 min,冷卻后測試.其泛黃指數Y1=[100(1.30 X -1.15 Z)]/Y,式中X,Y,Z為樣品在D65/100光源條件下的三刺激值.Y1值越大,說明樣品越黃.
柔軟度[13]:參照GB/T 18318-2001《紡織品彎曲性能的測定第1部分:斜面法》測試.
皮膜耐水性[14]:參照GB/T 1733-1993《漆膜耐水性測定法》測試.
紅外光譜:取少量乳液烘干成膜,覆于KBr晶片上,用傅立葉變換紅外光譜儀進行分析.
2結果與討論
2.1影響粘合劑性能的因素
2.1.1有機硅預聚時間
由表1可以看出,預聚時間延長,粘合劑性能變好;180 min時,轉化率較高,粘合劑綜合性能較好;但超過180 min后,轉化率降低,粘合劑性能變差.原因是乳液聚合過程中,體系中的粒子以兩種狀態(tài)存在,即顆粒較大的過渡粒子和顆粒較小的乳膠粒子,隨著聚合反應的進行,顆粒較大的過渡粒子逐漸向顆粒較小的乳膠粒子轉變,預聚時間增長,乳膠粒粒徑變小,體系粘度減小,耐沾污性增強.隨著預聚時間的增加,D4開環(huán)聚合,形成支化度極高的線性分子鏈,柔軟性提高,手感變好,同時有機硅接枝率提高,改善了乳液成膜后的耐磨性,但隨著預聚時間>180 min,分子鏈不斷增大,反而阻礙了分子鏈段的運動,使其柔軟性下降,手感變差.因此,有機硅預聚時間宜為180 min.
.jpg)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yè)
推薦企業(yè)
推薦企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