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檢測系統
緯斜檢測系統可以精確地檢測出織物中的緯斜或緯弧量,且不受織物顏色、印花圖案、絨毛和毛圈的影響。可根據織物幅寬配置4—8個探測頭,每個探測頭內設有一個紅外線光源作為反射光源,可根據需要和透射光源交替使用。
檢測系統的工作原理是:探測頭與其對應的投光器均勻地分布在織物幅寬范圍內,織物在兩者之間運行,每根緯紗或針織物的線圈橫列會對探測頭測量到的光線亮度產生影響,使接受器接收到明暗交替的信號。每個探測頭內裝有可旋轉柱形透鏡,與織物緯紗成一定角度進行上下振蕩。當可旋轉柱形透鏡與緯紗或針織物線圈橫列平行時,信號隨著角度的增大而逐
漸減弱。檢測系統分析各種信號變量,并通過計算機算出織物緯斜量。紅外線投光器照射到每個探測頭的光亮度均可以自動和單獨控制。對某些組織緊密的織物,光線很難穿透,可采用反射探測。每個探測頭均有個內藏紅外線光源,可作為反射與穿透光源交替使用。圖2為探測頭的兩種工作狀態。
2.3矯正系統
該系統為織物緯斜或緯弧的矯正機構,采用3根矯斜導輥和2個矯弧導輥,由變頻電機或液壓系統驅動進行無級調節,并利用一個測速發電機檢測主機的圖2透射光或反射光線速度。根據具體使用要求,可以配置張力控制系統(主要用于含氨綸的彈力織物)、機架、擴幅輥及打印機等。
.jpg)
3定形時間和溫度控制
織物的纖維材料、組織結構及克重的不同,定形時應選用不同的升溫曲線。采用定形時間控制系統檢測織物本身溫度變化(不是烘房溫度),以調節車速來控制定形時間,可在確保定形效果的同時達到最高生產效率。在化纖織物熱定形的四個階段(即預熱、熱滲透、纖維分子調整和冷卻)中,關鍵是織物均勻達到定形(熱滲透和纖維分子調整)溫度和在該溫度下的保持時間。
3.1定形溫度變化規律
根據烘房情況,在其頂部至少要設置4個非接觸式的紅外線溫度傳感器。不同織物的定形溫度曲線不同,因而需要調整車速來保證定形時間。圖3為8節烘房的定形時間控制曲線,圖中例舉了3種不同織物的定形溫度曲線。
.jpg)
3.2定形溫度控制模塊
該模塊可檢測布面溫度,以便控制織物定形后的剩余濕度。通常在機器末端的適當位置安裝一個紅外線溫度傳感器來檢測織物表面溫度,根據設定值控制車速,確保織物出定形機后達到所需的剩余濕度。
3.3界面控制
開機后觸控屏上會顯示用戶操作界面,可直接點觸控制。系統可儲存100組工藝條件(溫度與時間曲線),更換織物品種時,只要調出相應的工藝條件,即可按照新的工藝條件自動控制機器運行。彩色屏幕上可顯示溫度趨勢圖和溫度目標值、定形時間設定值與實際值。對各個升溫階段,以不同顏色將溫度值分為幾個區,操作者可隨時了解和掌握運行情況。此外,還可以顯示過去一段時間內定形時間和車速的記錄。
4織物含濕率檢測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