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豆蛋白纖維的產業優勢及發展現狀
大豆蛋白纖維是一種新型再生植物蛋白纖維,于2000年3月試紡成功。其與羊絨、真絲混紡或交織的產品,檔次并不低于純羊絨、純真絲織物,且成本較低,其價格是羊絨的百分之七,是真絲的三分之一,并具有下調空間。而且大豆蛋白纖維含有多種人體所必須的氨基酸,具有良好的保健作用,符合當今消費者崇尚綠色、古樸自然的消費理念。此外,由于我國豆粕資源豐富,年產為1250萬噸,可制造400—600萬噸大豆纖維,且提取的大豆蛋白質的豆粕殘渣還可以繼續用作飼料,從而大大提高了農副產品的利用率和附加價值;因此可以說,大豆蛋白纖維的出現,不僅將通常用做飼料和食品添加料的豆粕,變為高附加價值的紡織用高性能纖維,而且大豆蛋白纖維的生產為農副產品深加工開辟了一條新的途徑,從而進一步促進大豆蛋白纖維的生產。
當前,我國第一條大豆蛋白纖維生產線年產能力已達1500t左右。在國內已開發興建的有:江蘇常熟、浙江紹興、山東安丘等多條大豆纖維生產線。面臨大豆蛋白纖維的發展,各地的紡織、印染企業都在積極研制新產品,解決紡紗、織造和印染加工中的關鍵技術問題。在前期試制的部分大豆蛋白纖維新產品,已受到業內人士的青睞。在大豆蛋白纖維實現工業化生產前后,國內對該纖維的紡紗、織造及染整工藝進行了探索性實驗,并取得了令人滿意的結果。現在,河南省中原棉紡織廠和山東東明棉紡織廠,通過技術攻關,用大豆蛋白絲成功的進行了紡紗和織造;山東濰坊二印紡織印染有限公司承擔的“大豆纖維織物染整工藝研究”目前也已通過鑒定。總之,這項產業的發展必將為國家和社會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
2大豆蛋白纖維的生產流程及物理化學結構
2.1大豆蛋白纖維的生產流程
大豆蛋白纖維的主要生產原料是豆粕和聚乙烯醇(PVA)。其生產原理是將豆粕水浸分離,提純出蛋白質.將蛋白質改變空間結構,并在合適條件下,通過濕法紡絲生成大豆蛋白纖維。在紡絲過程中,經過牽伸使纖維大分子達到一定的取向度。絲束經過卷曲、熱定形、切斷、加油就成為紡織用大豆蛋白纖維。
大豆蛋白纖維的橫截面呈扁平狀不規則啞鈴形,大豆蛋白均勻分布在聚乙烯醇組分中形成海島型結構,中間有微孔,表面光潔且縱向表面呈現不明顯的溝槽且具有一定的卷曲。
2.2大豆蛋白纖維的物理形態結構及化學結構
大豆纖維由大豆分離出的蛋白和聚乙烯醇組成,其物理和化學結構與天然蛋白質纖維(如羊毛、蠶絲)和聚乙烯醇縮甲醛纖維(維綸)有所不同,因此其加工性能與天然蛋白質纖維肯定存在差異。為了充分發揮大豆蛋白纖維本身所固有的優良特性,并賦予其新的性能,必須熟悉其結構特點。
大豆蛋白纖維屬天然再生蛋白質纖維,纖維中含有多種人體所必需的氨基酸,其所含的各類氨基酸的量如表1.1所示.
.jpg)
3大豆蛋白纖維的性能特點
大豆蛋白纖維的基本物理性能指標及與其它紡織纖維的性能比較,分別如表1.2和表1.3所示。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