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性能測試
白度:采用WSB-Ⅱ型白度計測試ISO白度。
毛效:采用YG(B)871型毛細管效應測定儀測試30min時織物的毛效。晾干毛效,為將織物在室溫下晾干后測試的毛效;烘干毛效,為將織物在102℃烘燥30min后測試的毛效。
強力:采用YG(B)033A型織物撕裂儀測試織物經向撕破強力。
退漿率:采用碘液顯色法。稱取1g碘化鉀,溶于20mL蒸餾水中,然后加入0.065g碘,溶解后稀釋至100mL。將織物樣品放入碘-碘化鉀溶液中約1min,取出,冷水沖洗,再用濾紙吸干,立即與評級卡對比評級。
2、結果與分析
2.1、棉織物連續式生化前處理工藝
2.1.1、復合生物酶預處理工藝
(1)復合生物酶用量
棉織物浸軋不同用量的復合酶工作液后堆置,測試織物處理后的性能,結果見表1。
.jpg)
從表1可以看出,隨著生物酶用量增加,處理后織物的晾干毛效大幅提高,生物酶用量超過4g/L后,毛效提高緩慢。復合酶預處理的目的是利用酶制劑去除纖維中的部分雜質,如淀粉漿料、果膠,賦予織物一定的親水性,提高后續加工的潤濕性和均勻性,該工藝尤其適合難以帶料的高支高密織物。由于去除了部分漿料,再經氧漂汽蒸處理,織物的退漿率可達7~8級??紤]成本因素,一般干布軋料時復合酶用量4~6g/L即可。
(2)滲透劑用量
生物酶是分子質量較大的物質,難以滲透到纖維的內部,而淀粉酶的退漿機理是先使漿料降解,提高漿料的水溶性,后經機械水洗去除漿料。加入滲透劑可提高淀粉酶向漿料與纖維界面層滲透的速度,進而提高漿料的去除率。將棉織物浸軋不同用量的滲透劑工作液后堆置,測試處理后織物的性能,結果見表2。
.jpg)
從表2可以看出,隨著滲透劑用量增加,織物的毛效和退漿率均提高,其用量達到4g/L后,退漿效果較好,且趨于穩定。
(3)堆置條件
復合酶的耐熱溫度為80℃,因此設定堆置溫度為55~60℃。將浸軋復合生物酶工作液后的棉織物堆置不同時間,測試處理后織物的性能,結果見表3。
.jpg)
由表3知,在60℃堆置處理90min即可達到較好的效果??紤]到煮練機的堆置時間一般小于90min,因而實際堆置的時間可控制在60~90min。
通過以上工藝參數分析,得到優化的復合生物酶預處理工藝為:織物二浸二軋工作液(復合生物酶4~6g/L,滲透劑4g/L,帶液率80%以上),于60℃堆置90min。
<<上一頁[1][2][3][4][5]下一頁>>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