殼聚糖整理工藝流程為:浸漬殼聚糖溶液(二浸二軋,軋余率80%~100%)一烘干(90~100oC)。
1.2.2染色工藝
工藝配方:
染料2%
無水硫酸鈉 10~20g/l
Na2CO3 20 g/l
浴比 1:20
染色工藝曲線如圖1所示。
1.3性能測試
1-3.1染色深度(值)測定
用測色配色儀COLOR—EYE3100測試織物的K/S值
1_3.2摩擦牢度測定
按照GB/T3920-1997《紡織品色牢度實驗耐摩擦色牢度》進行測定,用GB251—1995《評定沾色用灰色樣卡》進行評級。
1-3-3耐洗牢度測定
按照GB/T3921.1—1997《紡織品色牢度實驗耐洗色牢度:實驗1》進行測定,用GB25l一1995《評定沾色用灰色樣卡》進行評級。
2結果與討論
2.1殼聚糖工藝對棉針織物染色性能的影響
將上述4種殼聚糖配成濃度為0.2%的溶液.采用1.2.1中3種處理工藝整理織物.用200%雅格素紅BF—DB按照1-2.2中的染色工藝染色,測得織物的K/S值、摩擦牢度和耐洗牢度見表1
.jpg)
從表l可知.經殼聚糖預處理后染色.織物的K/S值均提高.但織物的摩擦牢度和耐洗牢度略有下降。這是因為殼聚糖的結構決定了它對活性染料的親和力比棉纖維大.用殼聚糖預處理后的纖維表面附著殼聚糖.染料易在纖維表面富集.因此色深值提高:而殼聚糖分子比較大.不能進入纖維內部.只能停留在纖維表面.并且殼聚糖與纖維的結合靠分子間作用力.結合不牢固.易從織物上脫落.使牢度下降。
經染料和殼聚糖同浴處理后.織物的K/S值均下降.摩擦牢度和耐洗牢度也有所下降這是因為殼聚糖對活性染料的親合力大于織物對活性染料的親合力.當殼聚糖與染料同浴時.它和織物競爭吸附染料.使染料難以上染到織物上:而吸附到織物上的殼聚糖因與織物之間僅有氫鍵和范德華力的作用.使染色牢度下降。此外,實驗中發現將殼聚糖溶液直接加人染浴中.因殼聚糖分子中存在一NH;,易與染料產生色淀.影響織物的勻染。
染色后經殼聚糖處理的織物比未經殼聚糖處理的織物的值略有下降.而摩擦牢度和耐洗牢度均提高0.5~1級這是因為殼聚糖可與棉纖維以范德華力、氫鍵結合.而且所帶陽離子也可與活性染料陰離子形成色淀沉積在棉纖維內外.再加上殼聚糖會在織物表面形成一層保護膜.所以經殼聚糖處理后的染色織物的摩擦牢度、耐洗牢度有所提高。
綜上可知.預處理工藝能明顯提高織物的色深值.而摩擦牢度和耐洗牢度下降得不是太多.較之其他兩種工藝更優.故以下重點研究預處理工藝。
<<上一頁[1][2][3][4]下一頁>>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