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對苯二甲酸丙二酯(PTT)是2O世紀9O年代中期開發成功的一種極有發展前途的新型聚酯材料,該纖維綜合了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纖維的剛性和聚對苯二甲酸丁二酯(PBT)纖維的柔性,兼具聚酯和聚酰胺纖維的優點,特別是它優異的回彈性和易染性,已引起纖維材料界矚目。PTT纖維具有各種合成纖維的優良服用性能,必將成為最流行的纖維品種之一,其優點:手感柔軟、飄逸;色澤明亮、懸垂性、形態穩定性好;易于保養、抗污性好、可機洗烘干;可常溫染色、且染色牢度高。在服裝面料方面和室內裝飾用布方面,PTT纖維與其它常用的合纖比,其最具有挑戰性的特征是:高回彈性和柔軟性,而這兩方面性能,正好與近年廣大消費者要求的舒適性、形態穩定的彈性織物不謀而合。具預測,PTT纖維的市場需求量將大大提高,至2010年,將取代15%的氨綸,35%尼龍,100%取代PBT和10%的PET,未來市場前景極為樂觀。PTT纖維屬易染型纖維,其上染速度相當快,但染色過程中容易產生不勻現象,升溫速度是一般PET纖維的1/2,而PTT纖維的印花方法及印花工藝,經初步檢索,尚未發現有相關報道。本研究的目的,就是對PTT纖維織物進行印花工藝、印花性能方面的探索,以期了解PTT纖維的直接印花、防拔染印花的性能,同時了解PTT纖維所適用的印花方法、固色方法,以及水洗對印花效果的影響。
l實驗部分
1.1實驗材料
750/37F×750/37F100%PTT
1.2實驗染化料
分散藍SE一2R(C.I.DisperseBlue183),硫酸銨(分析純),尿素(分析純)。
1.3實驗儀器
Mathis烘干汽蒸兩用機,DHG一9246A型電熱恒溫鼓風干燥箱,YKP6080型高精密垂直式平網印機,Rapid常溫振蕩試色機,DSISF600型電腦測色儀。
1.4實驗方法
1.4.1預處理
2g/L純堿、lg/L耐堿滲透NOK(德美化工)、
溫度:60℃、時間:10min.晾干。
對PTT織物進行預處理的目的是去除PTT紡絲過程中加入的油劑漿料等,由于聚酯類纖維不耐高溫和強堿,需采用低溫和弱堿條件處理。
1.4.2工藝處方
海藻酸鈉糊 60g
分散染料 1g
防染鹽S lg
加水合成 100g
[1][2][3][4]下一頁>>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