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圖中曲線可得:隨著尿素用量的增加,在尿素用量從3%增加到7%之間,尿素的多少無多大影響,但當繼續增加其用量,色深程度隨尿素的增加而快速提升。根據染料及纖維本身的微觀結構和化學物理作用分析得知:分散染料在高溫汽蒸時易受還原氣體影響造成分解和色變,加入尿素作為氧化劑,可以防止這種反應的發生,另外尿素作為助溶劑可提高染料的溶解度,從而使纖維上的得色量增大,但尿素用量也不宜過多,中性電解質的存在會降低染料膠束或膠粒的動電層電位,其之間的靜電斥力降低,使染料聚集程度提高。
2.2.2尿素對色度的影響
.jpg)
由表可知:加有尿素的染料色漿的色光亮度,隨著尿素用量的增加逐漸降低,但減緩速率不大;而對色光偏紅開始降低后來緩緩升高而更偏紅,而對偏藍光的逐漸降低而向偏黃光取向。總體而言,尿素對色
光的影響較小,幾乎不改變染料本身的色光。
2.2.3硫酸銨對色深的影響
.jpg)
由圖可知硫酸銨用量在0%~1.5%的范圍內,K/S值的變化不明顯,繼續增大硫酸銨的用量則是色深降低較明顯,不利于印花的得色。因此,PTT纖維可以在近中性條件下印花,不需要用酸或酸性緩沖劑
調節PH值,可大幅減少酸堿的消耗和廢水排放量,既節約染料又保護環境。
2.2.4硫酸銨對色度的影響
.jpg)
由表可知:加有硫酸銨的染料經在織物上印花后,隨著其用量的增大,亮度在漸漸增大;且染料色光漸漸由偏紅轉向偏綠及偏藍光在漸漸減緩。可見,硫酸銨的加入對染料色光有一定影響,且量越大越偏綠偏黃。
2.3染料提升性
.jpg)
由上圖可知:分散藍SE一2R的K/s值隨染料用量的增加而升高,且上升速率雖在減緩但變化幅度不大,當用量達N2%后上升速度趨于平緩,即用量的增加對K/S值的影響不大。這是由于纖維印花染色的過程均是可逆的,染料擴散到纖維內部的速率在不斷減小,而染料從纖維內部擴散到纖維表面再解吸到染液中的速率在不斷增加,在初期,吸附占優勢,纖維上染量增加,纖維上染百分率隨濃度迅速增加,但達到一定濃度后,解吸也隨濃度而增加,最后在其它條件一定下,染料濃度在一定范圍內達到平衡。
3結論
(1)中溫型分散染料在PTT纖維織物上的印花固色溫度和時間可選在170℃;~D7rnin左右即可得到較好的K/S色深值;
<<上一頁[1][2][3][4]下一頁>>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