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來,織物的防水透濕一直是一種矛盾,如聚氯乙烯、聚氯丁橡膠和各種橡膠涂層的織物制作的服裝有良好的防水性“,可以在惡劣的天氣穿著,但不透氣,穿著時發悶,人體產生的汗液無法排除到服裝外面,在服裝內表面積聚冷凝,使人感覺不舒適且有濕冷感。如何解決這一矛盾便成了紡織品發展新方向。
防水透濕織物(waterProofmoiSturepermeablepermeablefabriCS),也叫防水透氣織物,又稱“可呼吸織物”(breathablefabrics),是集防水、透濕、防風和保暖性能于一體的功能織物,是近年來陸續開發的高附加值產品之一。所謂防水透濕,就是要求織物在一定的水壓下不被水(主要是雨水)潤濕或滲透,但人體散發的汗液蒸氣卻能通過織物擴散或傳導到外界,不在體表和織物之間積聚冷凝,主觀感覺不到發悶的現象因此有很好的服裝穿著舒適感,無濕冷感。可用做登山服、滑雪服、運動服、救生服、產業用布等。
1 防水透濕織物的發展
防水透濕織物的發展始于2O世紀40年代初,可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從20世紀40年代初開始;第二階段始于20世紀70年代初;第三階段從20世紀80年代中后期至今。其發展過程的主線是涂層和層壓織物,輔線是高密織物的發展。最早的防水透濕織物是20世紀40年代初由英國錫萊(Shirley)研究所設計的著名的文泰爾(Venti1e)防雨布,它的出現標志著防水透濕織物走向市場。Ventile是一種低特數低捻度純棉紗高密織物,經特殊織機編織而成。在干燥的Ventile織物中,經緯紗之間的微孔比較大,能提供高度透濕的結構。織物受濕后棉纖維截面積膨脹,使織物中纖維間的孔隙縮小,以致需要極高的壓力才能使水滲透,同時結合以特殊的拒水整理,從而具有防水性。
美國人R.W.Gore于1969年成功研制以聚四氟乙烯(PTFE)樹脂為原料的薄膜,并于1976年試制成2染整技術Vo1.33No.8Aug.2011功用PTFE薄膜與織物進行層壓復合制得的第一代商品名為Gore—Tex的防水透濕層壓織物,它具有優越的防水透濕性能。但在隨后的使用中發現用第一代Gore—Tex膜制成的服裝隨著服用時間的增長,防水透濕效果逐漸變差,甚至會出現面料滲水的現象。
Gore公司根據市場反應,針對隨著時間增加則織物透濕效果變差以及面料滲水的現象,于1979年與日本潤工社合作,推出第二代PTFE膜,克服了上述的缺點。
[1][2][3][4]下一頁>>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