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照GB/T3923.1一l997《紡織品織物拉伸性能第1部分:斷裂強力和斷裂伸長率的測定條樣法》,在YG(B)026D一250型電子織物強力儀上測試。
1.9纖維直徑測定
纖維直徑按照ZBW21003-1986的顯微鏡法進行測試。
1.10蛋白多肽釋放速率測試
在酶處理過程中,每隔10min于A=280nm處測試酶解液的吸光度。為排除水解液中懸浮物對測試結果的影響,另測試水解液在A:=310nin處的吸光度(蛋白質在該處沒有吸收),由二者吸光度差繪制蛋白多肽吸光度一時間曲線。
1.11羊毛的溴Allw6rden反應
取羊毛數根置于載玻片上并加蓋玻片,在視頻顯微鏡下調焦觀察,直到纖維清晰可見,從蓋玻片邊緣滴入飽和溴水,并開始計時,2min后拍攝照片。顯微鏡放大1400。
1.12羊毛織物潤濕性測試
潤濕時間測定參照AATCC39—1980《織物潤濕性評價》,記錄20L去離子水在織物表面被完全吸收所需時間(min)。潤濕接觸角測定使用DSA100液滴形狀分析儀,記錄20L去離子水滴至織物上20s時水滴在織物表面所形成的接觸角,測試5次取平均值。
1.13SEM觀察
將纖維表面鍍金后,采用Quanta200進行測試,電壓為5kV,放大倍數為2400。
2結果與討論
2.1不同處理工藝對羊毛防氈縮效果的影響試驗考察了不同工藝處理后羊毛織物的氈縮率,結果如圖1所示。
.jpg)
從圖1可看出,未處理羊毛織物的氈縮率在35%以上,單獨角蛋白酶處理樣的氈縮率僅略有下降。這可能是因為角蛋白酶降解底物的過程相當緩慢,如Thermoanaerobacter產角蛋白酶處理羊毛10d后才能達到很好的降解效果。單獨使用蛋白酶處理樣的氈縮率為18.1%,2種酶一浴法處理后,織物的氈縮率下降到4.46%,防氈縮性能顯著提高,已達到機可洗效果¨。因為角蛋白酶可使羊毛鱗片外層的角蛋白喪失不溶性和抗酶解的能力,蛋白酶可在角蛋白酶作用鱗片處進一步降解鱗片內層含硫量很低的非角質化蛋白質,2種酶的協同作用能使羊毛鱗片充分降解,因此織物防氈縮性能提高。
2.2不同處理工藝對織物減量率的影響
經測試計算得知,單獨使用角蛋白酶和蛋白酶處理織物的減量率僅為1.03%和2.44%,而角蛋白酶+蛋白酶一浴法處理織物的減量率達12.39%。分析原因可能為:角蛋白酶對鱗片的降解以變性作用為主,即使角蛋白的二硫鍵斷裂形成變性角蛋白,而轉氨基和水解作用不明顯,變性角蛋白未進一步降解,因此單獨角蛋白酶處理的羊毛織物減量不大;而角蛋白酶對鱗片的變性作用能增加蛋白酶的可及度,促進蛋白酶對鱗片的降解;因此二者一浴法能有效降解鱗片蛋白,羊毛織物減量明顯。
2.3不同處理工藝對織物強力的影響
羊毛強力的損失主要與纖維皮質層的損傷有關。由于蛋白酶對表層蛋白的水解速度較慢,所以水解作用首先從鱗片內層的細胞間復合物(CMC)開始逐漸過渡到外層,從而造成羊毛的內部損傷,表現為織物強力下降。表1示出不同工藝處理后織物的強力和纖維直徑。
.jpg)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