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新型環保纖維,天然彩色棉有著廣闊的應用前景,而彩色棉種植和紡織加工方面還存在許多問題有待進一步研究,其中天然彩色棉的生物處理是非常重要的環節【1】。在紡織加工過程中,天然彩色棉雖然不需要染色,但要去除雜質以改善其吸濕性,天然彩色棉中存在色素,如果采用堿處理改善天然彩色棉的吸濕性,堿會與色素發生反應,且用堿處理也不符合天然彩色棉的環保特性,因而天然彩色棉不適合用堿進行處理 【2-3】。本文用果膠酶Scourzyme L對天然彩色棉纖維進行處理,對處理后纖維的性能(吸濕性、強力、色差)、表面結構、脂蠟質含量、色素分布進行觀察與測試,并與堿處理結果進行比較,以期為天然彩色棉的生物酶處理提供參考和依據。
1 實 驗
1.1 試樣準備和纖維處理
采用AS181A梳棉試驗機(上海紡織工學院機械工廠)梳棉,然后分別稱取5 g樣品按表1所示的方式進行處理。浴比為40:1,緩沖液采用Nail P04和NaOH進行調節,果膠酶Scourzyme L由諾維信公司提供。纖維經過處理后,水洗晾干。
.jpg)
1.2 測試方法
天然彩色棉纖維的表面結構采用Quan Ta 200掃描電子顯微鏡(荷蘭FEI公司)進行觀察。脂蠟質含量參照GB 5881—1986進行測試。色素分布利用Panasonic Super Dynamic 11 WV.GP460生物顯微鏡(北京泰克儀器公司)觀察。吸濕性用回潮率表示,參照GB/T 6102.1—1985的方法進行測試。纖維強力參照GB 6101-1985進行測試。色差參照GB 8424—1987進行測定。
[1][2][3][4]下一頁>>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