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導電纖維
通常把電阻率小于107Ωcm的纖維定義為導電纖維。導電纖維的現有品種類型有:金屬纖維(不銹鋼纖維、銅纖維、鋁纖維等)、碳纖維和有機導電纖維??捎糜诳轨o電紡織品生產,在電子業、廣電、IT、電力、電信、民航、醫藥及精密儀器等領域應用非常廣泛。
2 導電纖維的發展及應用
自20世紀70年代開始,人們就不斷的研發導電纖維,最早問世的導電纖維是美國Brunswick公司所生產的不銹鋼纖維Brunsmet,它是不銹鋼絲反復穿過模具精細拉伸制成的纖維。1974年,美國Dupout公司開發了以含炭黑的聚乙烯為芯,尼龍66為鞘的導電復合纖維——尼龍BCF。1977年,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的MaeDiam教授等人發現了導電聚乙炔,從而開
創了結構型導電聚合物發展的新局面。1989年,美國R.V.G以錦綸或滌綸為基質,采用“現場,,吸附聚合法,使苯胺在基質纖維表面發生氧化聚合反應,聚苯部,使纖維導電性能持久良好。“現場,聚合法制備導電纖維既可賦予纖維耐久的導電性,又可較好地保持基體纖維的物理機械性能,是目前制備導電纖維常用的一種方法。
導電纖維是以電子導電為機理的功能纖維,其導電是利用導電體的靜電誘導、電暈放電和泄漏等作用的綜合效果而產生的。因為纖維內部含有自由電子,所以它無濕度依賴性,即使在低溫條件下也不會改變導電性能。在纖維中混入0.55~5%的導電纖維就可解決織物的帶靜點問題。此外,導電纖維的電荷半衰期很短沒在如何情況下都能在較短的時間內消除靜電。
3 抗靜電織物的設計
通常纖維制品的表電阻在1013~1020 Ω,如果能將電阻降到106~1016Ω以下,纖維制品就有抗靜電效應。一般來說,抗靜電紡織品的設計就是圍繞黃這個理念來開發的。降低面料的表面積電阻的方法有很多,常用的抗靜電纖維與織物的生產設計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
涂敷法就是在纖維表面涂敷一層親水性聚合物表面活性劑(抗靜電劑).使織物易于吸收空氣中的水分,降低表面電阻率。該方法工藝簡單、成本低廉,但不耐洗滌,受空氣相對濕度影響較大。
3.2加入法
加入法即在合成纖維原料中加入抗靜電劑或碳黑微粒.然后紡絲、織布。該方法工藝簡單、生產方便,但殘留電壓偏高。在靜電高敏感場所不適宜??轨o電纖維本身的黑色在淺色織物中無法掩蓋,影響外觀。
3.3植入導電纖維法
植入導電纖維是目前公認的提高紡織品抗靜電性能的理想方法。采用此種方法獲得的抗靜電面料的抗靜電性能耐久性強、織物應用面廣,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有機導電纖維的問世為植入法抗靜電織物創造了更加廣闊的空間。
植入法又主要分為如下幾種。
3.3.1混入法。即在天然纖維中或化學纖維中混紡一定比例的導電纖維,經紡織加工成抗靜電織物。本方法抗靜電性能長期有效,不受工作環境影響,服用性能好。目前不銹鋼纖維與天然纖維或化纖的混紡問題基本解決,但仍然存在混紡不均勻,不銹鋼纖維向外轉移等難題。尤其是不銹鋼纖維的上色問題仍然未能解決有機導電纖維一般以滌綸基加碳處理,也存在顏色深、色系不全等問題。
3.3.2網絡復合法。將有機導電纖維與常規網絡絲復合,間隔排列于抗靜電織物中。本方法抗靜電性能好,不受洗滌影響,服用性好。
[1][2]下一頁>>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