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D 值按照GB/T11914--1989《水質化學需氧量的測定重鉻酸鹽法》測定。
BOD 值按照GB/T7488--1987((水質五13生化需氧量(BOD)的測定稀釋與接種法》測定。
2結果與討論
2.1雙氧水分解率
分別測定傳統工藝在80°C和低溫練漂工藝80°C條件下的雙氧水分解率,結果如表2所示。
.jpg)
由表3可知,三種工藝處理后織物的毛效和白度相差不大。H202/雙氰胺活化體系低溫練漂工藝由于處理溫度低,其強力損傷明顯小于其它兩種工藝。此外,H202/雙氰胺活化體系低溫練漂工藝處理織物的纖維聚合度高,即氧漂過程中棉織物因氧化而產生的羧基含量少,在后續染色過程中纖維與染料間的靜電斥力減小,有利于提高得色率,因而K/S值較高。
2.3廢水指標
按1.4(7)節測定三種工藝BOD、COD廢水指標見表4。
.jpg)
由表4可知,低溫練漂工藝產生的廢水,其BOD、COD值均比其它兩種工藝低。因此,H202/雙氰胺活化體系低溫練漂工藝能降低廢水處理成本,減少污水排放,達到減排的目的。
2.4成本分析
2.4.1蒸汽成本
水的比熱為4.184kJ/(kg·℃),棉的比熱為1.67kJ/(kg·°C),設染色機間接加熱的熱交換器效率為70%,因缺少加溫和保溫時機體散熱的數據,所以權計算水從25℃升到規定溫度所需的熱能,不計算因機體散熱而要補充的熱量。以每次可練漂1t布的大染機計算,大生產中浴比以1:8計,lt布用8t水。相對于傳統工藝(100°C),溫差為20℃,則每缸水上升20℃需耗熱量:
8 000 kg×20 ℃×4.184 kJ/(kg。℃)
= 669 440 kJ
每噸布上升2O℃需耗熱量:
1 000 kg×20℃×1.67 kJ/(kg·℃)
=33 472 kJ
經測定,市售每kg蒸汽可釋放出2 255 kJ的熱量,因熱交換器效率為0.7,所以實際每kg蒸汽可釋放出供使用的熱量為2 255 x0.7=l 578.5 kJ,則:(669 440+33 472)/1 578.5=445.3 kg 汽即需用蒸汽0.445 t,每加工1 t布可節約蒸汽費用近100元(按每噸蒸汽220元計,0.445×220=97.9元)。
2.4.2染化料成本
浴比1:8,漂白1t純棉針織布,三種工藝的染化料成本見表5。
<<上一頁[1][2][3]下一頁>>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