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克服方法
3.3.1合理選用和使用刮刀
印制厚重織物或大面積花紋時,應該選用較寬較厚(50mm×0.2mm)的刮刀,以提高刮印給漿量。同時,還應調節刮刀的壓力和角度,增加向印花織物壓擠的色漿量,對改善和克服露底有顯著效果。
3.3.2合理選用圓網和正確制作花網
圓網的選用根據花型結構、花紋面積、印制織物厚薄和色漿性能等決定。一般大滿地花型用80~100目;精細花紋如精細線條、細莖等,用125~150目。前者之所以要選用低網目的圓網,是因為其開孔率較高,即網孔較大,有利于印花色漿從網孔壓擠至印花織物上。
圓網網孔不清晰,如果系電鑄制網所造成,則該種圓網不能用于印花;若系由涂感光膠乳液造成的,則應注意以下幾方面:
(1)配制膠液時,嚴格控制各種化學藥劑的用量和膠液的黏稠度。
(2)上膠機涂刮膠液的速度和圓網的保溫溫度要適當。一般,涂刮膠液的速度為10~12 cm/min,最高不能超過15 cm/min;圓網的溫度可控制在40~50℃。
(3)顯影后,可在臥式顯影槽內用40~50℃的熱水浸漬20 min左右,使未曝光的膠層膨化而脫落,最后用刷子刷去已膨化但未完全脫落的膠膜。這樣才能保證網孔清晰,使印花色漿順暢地透過網孔印制到織物上。
上述幾點是正常情況下的操作注意點,并非是因圓網復圓不好、低溫烘燥時間過長、溫度過高等造成的膠液聚合、固化而堵塞網孔時而采取的補救措施。
3.3.3提高印花半制品的質量
圓網印花半制品的質量要求比輥筒印花更高。因為前者利用刮刀的壓力將圓網內的色漿從花紋處壓擠出來,再印制到織物上,而后者完全憑輥筒的壓力(壓力要比圓網大得多)將色漿傳遞給織物,所以圓網對印前半制品的綜合質量要求,如燒毛、面光潔度、退煮及絲光效果、毛效等均高于輥筒印花。
3.3.4合理選用和使用染化料
印花色漿應選用黏度較低、流變性能較好的原糊,如低黏度海藻酸鈉或高醚化植物膠類等制成的原糊。存放已久,且水解的原糊或殘漿不能直接使用。涂料印花所用的黏合劑,在儲存期間要加強管理,應存放在無陽光直接曝曬的通風處。調色配制色漿時,仔細觀察其外觀質量,若發現色漿有類似發脹、析出、沉淀或結膜等不正常現象,不經試驗不能用于配制印花色漿。
4滲化
4.1疵病形態
印花色漿刮印到織物上,色漿沿花型輪廓向邊緣滲延,有時還會與周圍的顏色相互疊壓,造成整個花型走形,與原樣精神不符。
4.2產生原因
4.2.1印花前半制品含濕率過高
當色漿刮印到含濕率過高的織物上,由于纖維的毛細效應,色漿會滲開延伸到花紋以外的部位,造成花型擴大,輪廓模糊不清,與原樣不符。
4.2.2色漿質量不符合要求
使用的印花色漿黏度太低、稠度不夠,或存放已久脫水。在車速較慢的情況下,圓網花紋處的色漿向四周延開尤其是向下淌流,轉印到織物上造成滲化。
4.2.3防印印花工藝不當
采用防印印花工藝生產時,若防印色漿中的防染劑和還原劑等用量控制不當,或汽蒸(蒸化)固色時蒸化機箱體內濕度過大,防染劑沿色漿邊緣延滲,在花型周圍造成滲化印疵。
<<上一頁[1][2][3][4][5]下一頁>>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