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討論
(1)HPC-1與SR-83均為含氟化合物,隨著SR-83用量的提高,會降低三防的性能指標;隨著HPC-1用量的提高,三防效果雖有所提高,但其結構不同,SR-83中的親水性基團,會影響三防整理的防水效果,所以要優選最佳用量比。
(2)助劑用量與織物的組織結構有關,與軋余率密切相關,必須做好生產前的準備。
(3)處方1、2、3僅用冰醋酸調節工作液的pH值至4,而處方4、5、6選用我公司專用催化劑。在相同工藝處方條件下,其綜合效果明顯好于處方1、2、3。分析其原因,HPC-1和SR-3兩種助劑用量大,在低pH值情況下可引起工作液局部乳液微粒變大(但還沒有大量破乳),從而導致工作液在棉纖維上滲透性差,在烘干時產生大量的表面樹脂。在本試驗條件下,半成品pH值在7. 5~8,僅用醋酸調工作液pH值是不夠的,致使交聯不充分,在纖維表面不能生成耐洗的表面層,既降低了初始各項指標,也不耐洗。而加入專用催化劑,工作液的pH值雖為7,卻能明顯降低上述不利因素的影響,從而提高初始及耐洗性能的各項指標,有效緩解因半制品水洗不充分而降低三防及易去污效果。
(4)處方6與處方4結果相似,但從成本、經濟效果上考慮,前者明顯高于后者;處方4和5的結果一致,說明HPC-1用量達到80 g/L后,再提高用量,對三防性能的提高作用已不明顯。
2.3最佳工藝的確定
綜上所述,要獲得最佳的效果,建議處方/g·L-1為:
SR-83 60
HPC-1 80
催化劑 適量
處理工藝可在常規定形機上進行:
浸軋工作液(軋余率70% )→烘干→定形機焙烘(170℃×40 s)
也可在預烘、焙烘機上進行:
浸軋工作液(軋余率70% )→紅外線或熱風烘干→焙烘機焙烘(160℃×3 min)后一種工藝效果會更好。試驗測試結果為:初始,易去污4級,防油140分,淋水90分;洗20次后,易去污3級,防油110分,淋水80分。
<<上一頁[1][2]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