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燒毛
化纖混紡織物經高溫氣體燒毛可以去除布面短茸,提高布面光潔度,減少滌綸纖維在后續加工中的起球傾向,同時減輕竹纖維對皮膚的刺癢感。燒毛機采用天然氣為熱源,二正一反,火口溫度900~1000℃,車速90~100m/min,燒毛后落布用蒸汽滅火,光潔度4級以上。
1.5 定形
定形工序可去除化纖混紡織物的布面折皺,改善起毛起球現象。對氨綸包芯彈力織物而言,定形可消除纖維內應力,改變纖維的超分子結構和卷曲狀態,使彈力織物的幅寬趨于一致,表面平整,紗線密度更為均勻,使彈力織物的緯向縮水率可得到改善。彈力織物預定形視練漂半制品的落布幅寬而定,即下機幅寬小于或接近成品幅寬,可先定形后絲光;若練漂半制品幅寬超過成品幅寬,原則上先絲光縮幅,使彈力纖維在軋堿拉伸中通過堿液的潤滑作用,使纖維在松弛狀態下回縮,然后再熱定形。熱定形條件可根據緯向縮水率、彈力織物本身品質、紗支密度和回彈性的要求決定。一般通過大樣定形放樣,測試縮水率,最終確定定形溫度和時間。混紡彈力織物干定形條件為185℃,在熱區停留35s,經測試,可滿足緯向縮水率要求。練漂半制品定形前后的縮水率如表2所示。
.jpg)
注:縮水率按GB/T8629—2001《紡織品試驗用家庭洗滌和干燥程序》測試。
由表2知,彈力織物采用185℃,干布定形熱區停留35s,即八節烘房熱定形機車速41m/min,可滿足印染成品緯向縮水率<3%的客戶要求。
1.6 絲光
絲光可以提高纖維素纖維的化學反應性,使其更易被染料等物質吸附,從而易于進行各種化學整理,同時還能改善織物的尺寸穩定性,增進布面光澤。考慮到竹/棉/滌氨綸包芯彈力織物耐堿性比全棉織物差,故絲光堿濃度定為200~210g/L,車速40m/min,落布干燥,pH值<8。預定形和絲光均是穩定彈力織物形態的關鍵工序,緯彈織物的絲光最大幅寬為140cm,去堿水洗烘干后落布幅寬132cm,基本與成品127cm/132cm幅寬要求吻合。
1.7 染色
竹/棉/滌混紡彈力織物中的竹纖維與棉纖維的染色性能相似,一般棉用染料如活性染料、士林染料都可 用于竹纖維染色;而混紡織物中的滌綸組分,則可用分散染料染色。
根椐色澤深淺,分別選用不同染色工藝,即中深色可采用分散/活性熱溶連續軋染工藝,改善頭尾色差;淺色可直接用士林染料軋染,竹/棉/滌混紡彈力織物中滌綸含量40%以下,不同纖維間的混合較均勻,士林染料染淺色不會產生露底、色相不勻的弊端;中深色混紡彈力織物,受設備制約而選用低溫型分散染料熱溶染色工藝。考慮到氨綸彈力絲的受熱彈力回復性,熱溶溫度控制在175~180℃,時間以1.5min為宜。
1.7.1 染深色
(1)工藝流程
浸軋分散染液→紅外線預烘→烘干→焙烘→還原清洗→水洗→皂洗→水洗→烘干→浸軋套染活性染液→紅外線預烘→烘干→浸軋固色液→汽蒸→皂洗(DH1259A用量3g/L,100℃)→水洗→烘干
(2)工藝處方及條件
<<上一頁[1][2][3][4][5]下一頁>>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