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半成品準備
紡織品在進行拒污和易去污整理前,應保證面料的潔凈度。織物上應不含漿料、堿類及其它可能影響三防效果的添加劑。前處理中使用的潤濕劑應易洗除,布面呈弱酸性。染色過程中嚴禁使用有機硅消泡劑,因其會影響拒油性。整理前半成品需達到下列物理指標:
(1)布面pH值在6. 5~7. 0 染色后增加一道酸洗,酸洗溫度為50℃,不僅要使纖維表面達到弱酸性至中性,而且關鍵是使纖維內部也要達到。
(2)布面含堿率(控制在0.05%以內) 純棉織物染色在堿性下完成,布面含堿率較高,一般在0.5%以上。酸洗時,織物浸軋中和酸后,待反應一定時間后再水洗,充分洗去面料上反應產生的鹽,減小對拒污整理的影響。
(3)面料含潮率均勻一致(控制在1%以內) 面料含潮率過小,織物纖維膨脹程度差,吸液量低,降低整理效果;含潮率過大,將降低織物帶液量,影響整理效果。只有合適的含潮率才有利于浸軋時整理液的滲透和擴散。進行含氟化合物三防整理時,必須充分洗除半成品上所帶的膠類、淀粉、漿料以及前處理中使用的表面活性劑,否則殘余的陰離子雜質會影響弱陽離子型含氟三防整理劑的作用效果和乳液穩定性。
(4)面料瞬時毛效高(小于10s) 織物浸軋整理液時間僅幾秒鐘,這要求織物的瞬時毛效要好,以適應加工設備的高速運轉。
3拒污整理
含氟拒水拒油整理劑通過化學和物理作用,在纖維表面形成連續的三維網狀表面層。該表面層由低表面能原子團組成,水、油滴落在布面,以球狀從布面滾落,賦予織物拒水拒油拒污的特性;同時,要求整理劑不封閉織物的孔隙,保持織物原有的透氣性。
拒污整理效果及其耐久性除受織物潔凈度的影響外,還與水質硬度有關。若化料使用硬水,會影響整理液的穩定性。此外,拒水拒油劑用量、預焙烘條件和三防增進劑等工藝參數,也會影響拒污效果及其耐久性。
采用不同的拒污整理劑用量和不同的焙烘條件(150℃×3min,160℃×2min,170℃×90s,180℃×1min),對棉織物進行整理,并測試整理后拒水拒油和易去污效果及其耐久性(見表1).
.jpg)
根據表1結果,對影響因素分析如下:
(1)預烘溫度 盡量以非接觸式熱風烘干。這是因為接觸烘干時,烘筒的急烘會使整理劑發生泳移,并容易沾附軋輥影響整理效果及正常運轉。烘干溫度不宜過高,以80~90℃為宜,但要控制落布烘干。若溫度過低,干燥不完全,影響拒污效果,且生產效率低;溫度過高,會使有機氟過早局部交聯,織物內殘留水分蒸發時破壞纖維表面成膜,影響拒油拒水效果。
(2)焙烘條件 焙烘溫度要保證乳化劑徹底分解,使氟高聚物充分交聯或反應。焙烘時間視設備和生產效率而定,焙烘機生產選擇低溫長時間工藝,定形機生產則選擇高溫短時間工藝。由表1可知,拒水拒油整理劑用量不變,調整焙烘工藝,拒水拒油效果及其耐久性基本相同。為了提高生產效率,焙烘條件采用160℃×2min。
<<上一頁[1][2][3][4][5]下一頁>>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