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前言
牛仔布是一種久盛不衰的服裝面料。對牛仔布進行印花,可使牛仔布花色翻新,變化多樣,具有獨特的風格和效果,已成為一種新的行趨勢,為牛仔布系列化開辟了一條新路[1]。
利用成衣整理,可采用各種處理方法,使牛仔布產生獨特的外觀。例如,用手工砂洗,用噴槍噴射高錳酸鉀,產生一種斑點漂白效果;用噴砂處理、激光縷花、扎染、局部染料處理,或淺地染色、套染和靛藍染料褪色處理,或使用漆酶處理等,均可獲得各種風格。漆酶應用在靛藍染料的脫色整理中,可賦予織物全新的風格和獨特的整理效果,增強織物的磨洗程度,提供快速的磨洗工藝,并且容易控制,重現性好[2]。
本項目主要研究了牛仔成衣用拔染劑JN的拔白、色拔處理工藝與效果,以及漆酶拔色的工藝條件和處理效果。采用上述方法進行繪創作,對成衣進行兩次風格設計,使服飾更具個性化色彩。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與試劑
靛藍牛仔褲(市售);靛藍拔染劑JN(天津市津寧石油化工助劑開發公司);漆酶(丹麥諾維信上海銷售公司);檸檬酸;糊料;甘油。
1.2 儀器與設備
蒸烘兩用機;恒溫水浴鍋;光電天平。
1.3 方法
1.3.1 拔染劑JN拔白工藝
靛藍牛仔成衣→印花→烘干→100℃汽蒸8~10min→水洗→皂煮→烘干
1.3.2 拔染劑JN色拔工藝
靛藍牛仔成衣→印花→烘干→壓燙(150℃×20s)→水洗→皂煮→烘干
1.3.3 漆酶拔白處理
牛仔成衣預浸濕,置于設計圖樣的絲質篩網下,涂刮混有一定量羧甲基纖維素的漆酶(DeniLiteIIS)漿;40℃保溫3h,用0.5g/L碳酸鈉和0.5g/L過碳酸鈉溶液75℃熱水處理5min;用熱水沖洗、脫水一次,冷水洗兩次,自然晾干。
2 結果與討論
2.1 拔白拔染工藝
對不同的拔染劑、各種助劑的配比試驗,比較其印花效果,獲得優化配方,如表1所
.jpg)
2.2 拔染漿組分簡析
拔染劑JN需在酸性介質中完成拔染作用,因此必須在拔染漿中加入一定量的檸檬酸,以確保印花和蒸化時的pH值控制在酸性范圍內。牛仔布布面pH值為中性時,拔染劑JN和檸檬酸用量比為2∶1。牛仔布通常帶堿,有些牛仔布帶堿還較多,pH值在9左右。若未經前處理,印花時會導致拔染漿的酸量降低,蒸化時影響拔染效果。因此必須依據牛仔布帶堿量,相應調整拔染漿中檸檬酸用量。
牛仔布拔染印花時,糊料和粘合劑的選擇是拔染印花的關鍵。糊料的耐堿、耐酸、耐電解質性能必須良好,既能用于堿拔,又能用于酸拔,同時成漿后的流變性好,運行及儲存穩定,印制的花型保形性好等。粘合劑對拔染劑JN和檸檬酸應有良好的相容性和穩定性,并具有柔軟而高堅牢度的性能,以滿足牛仔服進行預洗加工的要求。應選用低溫型粘合劑,經蒸化可達到拔染和固著兼顧目的。印制時,色漿的粘度以控制在50~60dPa·s為宜。色漿太稠,不利于滲透;太稀則易滲化,且花型輪廓不清晰,產生毛邊現象。
拔染印花一般是在深底色上印制花紋,對花難度較大,可在印漿中加入少量涂料白,以方便對花,其用量為2%。
.jpg)
2.3 漆酶拔白處理
漆酶是一種新型的紡織用多酚氧化酶,可以對多種工業用染料進行脫色[3~6]。它能氧化不溶性的靛藍染料,生成靛紅(吲哚-2,3-二酮),然后進一步降解為2-氨基苯甲酸。漆酶DeniLiteIIS(丹麥諾維信公司)
[1][2]下一頁>>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