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練劑JS-80 1
穩定劑LB-201 3~4
pH值 10~11
工藝條件
浸軋方式多浸一軋
車速/(m/min) 50~55
軋余率/% 85~90
溫度/℃ 95~98
汽蒸時間/min 45-50
2.2.6 絲光
絲光加工不僅可以提高織物的尺寸穩定性,還可以提高染色、印花的得色量和均勻性。竹炭粘膠/棉織物是提花組織,經緯向均有棉纖維,如果不進行絲光織物經緯向棉紗的染色性能會受影響,可能會造成布面光澤差、得色不鮮艷等。但是,竹炭纖維中的粘膠基質耐堿性差,故對本光、半絲光和全絲光三種工藝進行
對比試驗,結果見表1。
.jpg)
由表1可以看出,經半絲光和全絲光工藝處理后染色織物的得色均較深,且顏色鮮艷、色澤均勻,但經全絲光工藝處理的織物手感較硬,門幅收縮較大。因此,竹炭/棉交織提花織物宜采用半絲光工藝,絲光堿濃度為160~170g/L。
2.2.7 染色
經過高溫炭化的竹炭材料表面呈灰色,處理得到的納米粉末和纖維也呈灰色。竹炭纖維應用于服裝面料,一般采用交織方法織造。為了使經印染加工的面料具有較明顯的平面視覺立體感,大多數情況下都染制較淺、較艷的顏色,或印制較淺的花型或加白。由于竹炭纖維中的粘膠基質和與其交織的棉纖維均屬纖維素纖維,可用士林、活性染料染色或印花。
2.2.8 柔軟拉幅
為使竹炭/棉交織提花織物具有較好的懸垂性,克服前道工序加工后布面硬挺的缺陷,后整理時需進行柔軟整理,以獲得柔軟平滑、豐滿的手感。柔軟劑要選用親水性強的氨基硅油,否則會嚴重影響竹炭/棉交織提花織物的吸濕性。此外,經前道工序加工后,織物幅寬參差不齊,這就要求在熱風條件下,將門幅拉伸至規定尺寸并保持一致。經實踐,以親水性氨基硅油柔軟劑30~60g/L、親水性平滑劑10~20g/L、拉幅溫度140~150℃、車速40~45m/min、下機門幅為成品門幅+2cm為宜。此外,為保證經向縮水率,減輕預縮壓力,需超喂2%~3%。
2.2.9 預縮
拉幅下機織物,雖經柔軟超喂整理,但在染整加工中,織物經向一直處于緊張狀態,受到牽引而伸長,織物存在潛在收縮,需用預縮機進行預縮。預縮的操作要點是超喂適當(10%~20%)、車速適中(25~40m/min)、給濕均勻(下蒸汽給濕、上噴霧給濕和后蒸汽給濕要均勻一致,不能有水印)。預縮處理不僅可使含竹炭粘膠/棉交織提花織物獲得柔軟、滑糯的手感,而且能使經緯向縮水率控制在3%以內。
<<上一頁[1][2][3][4]下一頁>>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