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n-SenChou[2]等用甲醛作為還原劑(堿性條件),PVP作為保護劑制備納米銀。這種還原方法很大程度依賴于堿濃。如果用NaOH,反應速率非常快,必須采用高分子量的PVP(分子量29000或55000)才
能阻止銀聚集,獲得穩定均一、粒徑在20nm左右的銀;如果用Na2CO3,采用PVP分子量8000就能阻止銀聚集,獲得分布均一、粒徑在5nm左右的銀:
2Ag++HCHO+3OH-2Ag+HCOO-+2H2O
A.Henglein[3]等采用γ射線照射,還原銀離子制備納米銀,其中最關鍵的是用檸檬酸鹽作保護劑。Pastoriza-Santos[4]等通過AgClO4和PVP回流及微波輻射的方法制備納米銀,認為銀粒子形成的機理與
還原方法有關。他們發現,采用回流方法時,增加PVP聚合度,能更好地防止銀聚集,并形成較小粒徑。IvanSondi[5]等用抗壞血酸作為還原劑,用高分子量的萘磺酸甲醛縮合物鈉鹽作為分散保護劑,獲得平均粒徑為14.7~26.3nm的銀。
2Ag++C6H8O62Ag+C6H6O6+2H+
2 商業應用
2.1 Ultra-FreshSilpureFBR-5[7]
加拿大Thomson研究中心開發的納米銀抗菌劑Ultra-FreshSilpureFBR-5,能克服傳統銀系紡織品抗菌劑的缺點。Ultra-FreshSilpureFBR-5主要由兩部分組成(A組分∶B組分=8∶92)。A組分主要是納米銀的懸浮體(非離子);B組分可能是丙烯酸酯類的粘合劑(弱陰離子),其目的是提高耐洗性能和控制銀離子的釋放。經其整理的紡織品,手感和色變效果都較好,在全棉織物上的抗菌性可耐水洗50次以上。
2.2 RUCO-BACAGP
德國Rudolf公司開發了納米二氧化鈦類型的納米銀抗菌劑RUCO-BACAGP。納米二氧化鈦是有效組分氯化銀的載體,在濕狀態下(如排汗),釋放出具有抗菌效果的銀離子(自我反饋),如圖1所示。由于RU-CO-BACAGP有很大的表面活性,1g納米級的RUCO-
BACAGP大概有600000cm2的表面積,只需少量使用就可達到很好的效果。
.jpg)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