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的印染前處理工藝是在高溫和燒堿的共同作用下完成的。棉織物精練的主要目的是去除棉纖維中的果膠質、棉蠟等纖維共生物雜質,并使織物獲得良好的吸水性;但由于堿精練過程中使用了大量的燒堿和表面活性劑,處理后需要用大量的酸中和,并用大量的水清洗,因此,棉纖維損失較多,強度也損傷嚴重。此外,該工藝用水量大,能耗高,耗時長,廢液中COD值很高,是一種非環保型的加工工藝。
作為棉織物生物精練過程中至關重要的酶制劑[1],堿性果膠酶的研制及其在棉織物精練中的應用,使一種全新溫和的環保型精練方式成為可能。生物精練利用堿性果膠酶的專一性,有效分解并去除在棉纖維表面對棉蠟等疏水性共生物起黏結作用的果膠質,使疏水性物質從棉纖維表面脫落,使精練后纖維本身不受到損傷[2],因此,經生物精練的棉纖維能最大程度地保持纖維強度,失重小,織物手感柔軟厚實,且富有彈性。目前,國內市場大多采用1999年諾維信公司推出的堿性果膠酶Bioprep3000L,或者以該堿性果膠酶為主體的復配精練用酶制劑(精練酶Scou~yme301L等),國內尚無商品化的同類產品,因此,研究開發適用于棉針織物酶精練加工的國產堿性果膠酶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本文采用上述堿性果膠酶,以針織物浸漬法處理為試驗模型,利用單因素法對影響酶精練效果的pH值、溫度、酶的用量以及處理時間等條件進行優化,得到了基于該堿性果膠酶的棉針織物精練最優工藝條件。利用確定的最優工藝條件處理棉針織物,測定處理后織物的毛效、失重率和果膠去除率,并與國外的相關產品和常規堿精練工藝進行了對比。
1試驗部分
1.1材料與儀器
織物:l8.2tex純棉針織物(無錫天時針織廠)。
酶制劑:自制堿性果膠酶(芽孢桿菌Bacillussp.WSHI304。02產堿性果膠酶,江南大學,酶活力800U/mL),堿性果膠酶Biopmp3000L(諾維信公司,酶活力3000U/mL),精練酶Scou=yme301L(諾維信公司,果膠裂解酶活力200U/mL)。
試劑:非離子表面活性劑(德比度GY,無錫德冠化工,工業級),聚半乳糖醛酸(Sigma公司),半乳糖醛酸(Sigma公司),氫氧化鈉,硼酸,冰醋酸,磷酸,甘氨酸,無水氯化鈣,草酸銨,濃硫酸,咔唑,無水乙醇(均為分析純)。
儀器:UV2450紫外分光光度計,722S可見分光光度計,YG751B恒溫恒濕箱,ZBY149。83電熱恒溫鼓風干燥箱,AL204電子天平,JA1203電子天平,YG(B)871毛細管效應測定儀,DKB。600A恒溫水槽,HZS。H恒溫水浴振蕩器。
1.2處理工藝
1.2.1果膠酶精練工藝
工藝流程:預處理(沸水煮5min)一果膠酶精練一酶失活(沸水煮2min)一水洗(去離子水洗2次)一烘干(105℃)或者恒溫恒濕平衡24h(溫度20℃,相對濕度65%)。
1.2.2堿精練工藝
工藝流程:堿精練(氫氧化鈉4L,表面活性劑德比度GY0.5L,浴比1:30,溫度95℃,時間40min)一80。【=熱水洗1次一60?!?熱水洗1次一冷水洗2次一烘干(105℃)或者恒溫恒濕平衡24h(溫度20℃,相對濕度65%)。
[1][2][3][4][5]下一頁>>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