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前言
印染廢水主要含有染料、漿料、染色助劑、纖維雜質、無機酸、堿等,具有排放量大、組分復雜、污染嚴重、難降解等特點,是我國主要有害工業廢水之一[1]。目前常用的處理方法主要有中和法、氧化法、吸附法、混凝法和生物法等。其中,混凝法以其適應性強、操作簡
單和基建投資低等優點,而被廣泛采用。
混凝法處理印染廢水是基于傳統的膠體混凝脫穩理論,即通過壓縮雙電層、電中和、吸附架橋和網捕沉降的機理,除去染料大分子物質。這種方法較易去除在溶液中以膠體或懸浮態存在的疏水性染料,而對于在水溶液中以分子、離子狀態存在的親水性染料,去除效果不佳[2]。因此,結合染料分子結構,通過對混凝劑作用機理的深入研究,研制開發價廉、高效、低毒、廣譜的復合混凝劑,成為目前混凝技術發展的主要方向之一[1]。
混凝劑BS是一種新型復合混凝劑(南京工業大學環境工程研究所自制)。它以工業固體廢物為原料,通過浸取稀酸并添加適量無機助劑而制得。此混凝劑含有多種有效組分,利用多組分的協同作用,專用于處理以印染廢水為主的工業廢水。與傳統混凝劑相比,其對COD和色度的去除率均有所提高。該混凝劑的突出優點是制備工藝簡單,混凝沉降速度快,在達到同樣處理效果時,每噸廢水處理費用明顯低于其它同類混凝劑,并且對親水性染料的去除效果良好。由于其原料成本低廉,屬于以廢治廢,因此具有良好的環境效益和經濟效益,可以廣泛推廣應用。
1試驗
1.1試劑與設備
試劑 工業固體廢物(南京某廠)、印染廢水(南通某印染廠)、酸性紅B、活性紅KE23B、分散紅紫P2R、直接棗紅GB、聚合氯化鋁(PAC)、聚合氯化鐵(PFC)、氫氧化鈣粉末, (以上均為工業品)。
儀器 722型分光光度計, PHSJ-4A型酸度計,HJ-5型多功能磁力攪拌器,比色管。
1.2印染模擬廢水的配制
試驗用廢水為南通某印染廠產生的兩類不同性質的生產廢水W1和W2,其水質指標見表1。
模擬廢水分別采用酸性紅B、活性紅KE-3B、分散紅紫P-R和直接棗紅GB純染料配制,以排除實際水樣中其它組分對脫色效果的干擾,濃度均為50 mg/L。
.jpg)
1. 3混凝劑BS的制備
將取自南京某廠的工業固體廢物,烘干研磨成試驗所需的粉末狀,主要組分及含量如表2。
.jpg)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