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滌溫度/℃ 60
洗滌時間/min 45
浴比 1∶10
1.3 四種有機硅柔軟劑的應用性能
1.3.1 織物柔軟整理
柔軟整理處方 將有機硅柔軟劑乳液稀釋至質量分數為20%。
整理工藝 一浸一軋(浴比1∶20,軋余率70%~75%)→預烘(100℃,3~4min)→焙烘(150~170℃,3min)
1.3.2 織物性能測試
手感 用手觸摸法評定整理織物的柔軟性和滑爽感,最佳為5級,未整理織物為1級。
白度 參照GB/T8424.2—2001《紡織品色牢度試驗相對白度的儀器評定方法》標準在白度計上測定。
2 結果與討論
2.1 純棉織物對有機硅柔軟劑的吸附性能
用硅鉬藍分光光度法測試四種氨基有機硅柔軟劑模擬洗滌后在純棉織物上的吸附量,如圖1所示。
圖1 有機硅柔軟劑在純棉織物上的吸附量
.jpg)
由圖1可知,氨基改性且支鏈結構比較復雜的有機硅柔軟劑SL-1688在棉織物上的吸附量最大;其次為氨基改性而側鏈結構比較簡單的有機硅柔軟劑DC-949;氨基改性、無側鏈的有機硅柔軟劑TAS和聚醚氨基雙改性的有機硅柔軟劑SLM的吸附量大致相當。
結合這四種有機硅柔軟劑的結構可知,有機硅柔軟劑結構中的氨基含量越高,極性越強,氨基官能團在硅油中的分布越均勻,乳液粒徑越小,越有利于在纖維表面上的吸附,吸附量也就越高。聚醚改性的有機硅柔軟劑由于分子極性小,又有好的水溶性,整體比氨基改性有機硅的吸附量低。有側鏈且側鏈結構較復雜的有機硅柔軟劑SL-1688比側鏈簡單的DC-949和無側鏈的TAS吸附量高,且含有極性基團的量越多,吸附量也就越高。
2.2 有機硅柔軟劑對軋輥的吸附性能
四種氨基有機硅柔軟劑模擬洗滌后在軋輥上的吸附量,如圖2所示。
.jpg)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