熒光增白劑是一種無色的熒光染料,經熒光增白劑處理過的白色或淺色紡織品,外觀改善了,品質和檔次提高了,商業價值提升了.熒光增白劑消費量大,應用涉及面廣,包括棉、麻、毛、絲、粘膠、滌綸、腈綸、維綸、醋酯、錦綸等纖維及其混紡纖維織成的針紡織物.因此,熒光增白劑產品質量標準化工作對紡織印染行業有重要的意義.
熒光增白劑按化學結構分屬15種類型,有400余種化合物,曾使用和正在使用的商品牌號有3000余個.商品劑型有粉狀物、液狀物、懸浮分散液等,按離子屬性分為陰離子性、陽離子性、非離子性.不同品種的熒光增白劑物化性能相異,使用條件、方法和對象也不一。不同品種的熒光增白劑也有不同的產品質量標準.
1 現狀
1959年,原天津市染料廠首先工業化生產出我國第一只熒光增自劑產品。其商品名稱是熒光增白劑VBL(C.I.85),該品種屬雙三嗪氨基二苯乙烯類型.1966年,原化學工業部頒布了該品種的化工行業標準(當時稱化學工業部部標準),標準編號為HG2—382—66,這是我國熒光增白劑產品的第一個化T行業標準,從此,我國熒光增白劑產品有了衡量其質量優劣的全國性統一尺度.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熒光增白劑工業有了大發展,先后開發出40余個品種的熒光增白劑,它們分屬不同的化學結構類型,適用于不同纖維及其混紡織物和不同增白工藝.目前生產的熒光增白劑品種有30余個,分屬的化學結構類型:①雙三嗪氨基二苯乙烯類型;②二苯乙烯聯苯類型;③雙苯并Ⅱ惡唑類型;④二苯乙烯基苯類型;⑤吡唑啉類型;⑥香豆素類型.表l一表6詳細列出了這些品種各自分屬的化學結構類型及其C.I.索引號、CAS登錄號、化學結構式和產品質量標準[1].
.jpg)
.jpg)
.jpg)
截止到2008年6月底,我圜熒光增白劑產品質量標準已頒布國家級標準l項[HG/T10661—2003,熒光增白劑VBL(表1,1一1)】,化工行業標準13項,即HG/T2555—1993,熒光增白劑DCB(表5,5—1);HG/T 2556—1993,熒光增白劑DT(表3,3—1);HG/T 2590—2000,熒光增白劑ER(330%)(表4,4—1);HG/T 3675—2007,熒光增白劑CXT(表1,1—2);HG/I'3703—2002,熒光增白劑OB—l(表3,3—2);HG/T 3725—2003,熒光增白劑CF一127(表2,2—2);HG/T 3726—2003,熒光增白劑CF一35 l(表2,2—1);HG/T 3727—2003,熒光增白劑BBU(表1,1—5);HG/T3967—2007,熒光增白劑MST—H(表l,1--6);HG/T 3970—2007,熒光增白劑SH(表1。1—4);HG/T 3971—2007,熒光增白劑HST(表1,1一7);HG/T 3990,熒光增白劑BA(表1,1一3);HG/T 4037—2008,熒光增白劑SWN(表6,6—1).這14個熒光增白劑品種數雖只占目前我國生產的熒光增白劑品種總數的46.7%,但其生產量卻占我國熒光增白劑總產量的80%,也就是說目前我國生產的80%熒光增白劑產品都有全國統一的質量標準.這對規范市場、促進我國熒光增白劑行業健康發展、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具有重要意義.這14個熒光增白劑品種基本能滿足我國紡織印染行業各類纖維及混紡織物增白增艷的需要.
[1][2][3]下一頁>>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