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3數據說明,涂料印花的干摩擦牢度與黏合劑的含固量并無直接關系,這與有關文獻[7]報道的黏合劑含固量越高,摩擦牢度越好的說法不太符合。因此,在涂料印花生產中,單純依靠增加黏合劑用量并不能顯著提高摩擦牢度,反而會降低織物的手感。
黏合劑的吸水性對涂料印花干摩擦牢度的影響不大,而與濕摩擦牢度密切相關。吸水性越高,濕摩擦牢度越差。黏合劑LT吸水率最低,其濕摩擦牢度最優,而黏合劑XF的吸水率高達412.67%,濕摩擦牢度也最差。其原因可能與黏合劑固化成膜后的吸水溶脹有關。吸水率越高,溶脹程度越大,黏合劑固化膜的強力降低越明顯,黏合劑固化膜對包覆在其中的顏料顆粒的束縛力減弱,從而導致顏料顆粒外露并在摩擦過程中脫落下來。
3 結論
(1)不同廠商涂料印花色漿產品性能差異較大。從粒度大小來看,日本公司的顏料漿粒徑最小(100nm以下),其它國外公司生產的顏料漿粒徑大多在100~200nm,國內廠家的顏料漿粒徑大多在200~300nm,最大粒徑超過600nm。
(2)顏料漿的粒徑大小對其貯存穩定性和印花織物的干濕摩擦牢度影響很大。粒徑越小,顏料漿貯存穩定性越好,用于印花生產的重現性和可靠性越高。不僅同色染色困難,而且由于三種染料在三種纖維間的相互沾色,要獲得具有鮮明對比效應的多色染色效果也較難。如,用分散染料、陽離子染料、酸性染料染色三組分纖維制成的紡織品,由于分散染料對兩種離子型染料可染纖維的色相有影響,故三色異色染色在色相方面受到一定限制,難度較大。
若其中兩種纖維染濃淡色或異色,一種纖維留白,這比較容易實現。若其中兩種纖維染濃淡色,一種纖維染對比色,這種異色染色效果也容易實現。
2.3.3 多組分纖維紡織品的染色方法
(1)染色設備和染色方法
多種纖維的組合可賦予新面料在手感、色彩、豐滿性、蓬松性、縐縮效應、懸垂性和外觀等方面獨特的風格,而這些風格的獲得與染色設備的選用關系密切。采用連續染色機染色的多組分纖維紡織品主要是滌綸/纖維素纖維混紡織物,如滌/棉織物,使用的染料組合是分散/活性、分散/還原和分散/硫化染料。
此外,多組分纖維紡織面料更多地采用間歇式浸染法染色。機織物常用平幅卷染機、經軸染色機、噴射溢流染色機染色。針織物則采用絞盤繩狀染色機和噴射溢流染色機染色,高溫染色設備用于含滌綸品種的染色。混紡紗線常用絞紗和筒子紗染色機染色。
多組分纖維紡織品的織造方法很多,相應的染色方法也有多種,染色可在多組分纖維面料織造的各個環節進行。根據染色加工對象的狀態來分,有散纖維或毛條染色、紗線染色、匹料染色和成衣染色等。這幾種染色方法的優缺點及主要適用的對象如表4所示。
表4 多組分纖維紡織品各種染色方法比較
(2)雙組分纖維紡織品染色的基本方法
①一種染料一浴一步法 一種染料在同一染浴和同一染色條件下同時染兩種纖維,如活性染料同時染棉/麻織物。②兩種染料一浴一步法 兩種染料在同一染浴中分別染兩種纖維,如滌/棉混紡織物用分散/直接染料同浴染色。
③兩種染料一浴二步法 兩種染料同浴分二步染兩種纖維,如滌/棉織物用Terasil分散染料/CibacronLS活性染料同浴二步法染色。即先在高溫高壓下完成分散染料對滌綸染著過程,降溫至70℃加入堿劑,使活性染料與棉纖維反應,完成棉纖維的染色過程。
④兩種染料二浴法 兩種染料按先后順序在二浴中分別染兩種纖維,如滌/棉織物先用分散染料染色,還原清洗后再用活性染料套染。
雙組分纖維紡織品的染色以單一纖維的染色為基礎,而雙組分纖維紡織品的染色又是三組分纖維紡織品染色的基礎,因此在制定多組分纖維紡織品染色工藝時,必須充分了解單一纖維所用染料、染色工藝條件等對染色的影響。如果兩種纖維的染色溫度和pH值等條件相近,則具備了一浴法染色的前提條件。染色條件相差較大者,必須采用二浴法或一浴二步法染色。
(3)顏料漿的粒徑對牢度的影響并不成簡單的比例關系。當粒徑小于100nm時,可以顯著地改善印花織物的干濕摩擦牢度;粒徑為673.6nm時,同樣具有優異的印花牢度;當粒徑處于100~300nm,印花織物的牢度差異不明顯。
(4)黏合劑是涂料印花牢度的另一影響因素。不同廠家生產的黏合劑含固量各不相同,有的高達40%,而最低的只有20%。而吸水性的差異更為明顯,黏合劑吸水率最低的只有4.94%,而最高的可達412.67%。黏合劑的含固量和吸水性對干摩擦牢度的影響不大。但是黏合劑的吸水性越好,涂料印花的濕摩擦牢度越低。
(注:試驗所選染料與助劑僅作科研之用,為避免發生誤會,故將生產牌號和廠家隱去。所測數據僅在本試驗條件下具有重現性,特此聲明。)∞
<<上一頁[1][2][3][4]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